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9): 164-170.DOI: 10.19754/j.nyyjs.20250515034
• 农业经济 • 上一篇
李靖 刘碧英
出版日期:
2025-05-15
发布日期:
2025-05-15
作者简介:
李靖(197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刘碧英(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5-15
Published:
2025-05-15
摘要: 数字经济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 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亭、信息共亭。当前,数字经济与农业共享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共享不足、农业 技术共享有待加强、农业人才共享难度大、农业信息共享壁垒高等问题,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共享力度、提升农 业技术共享力度、提升农业人才共享意识、突破农业信息共享壁垒,以实现数字经济与农业共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数字经济与农业共享发展的价值困境与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9): 164-170.
[1]唐琼,龚展程.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与路径思考[J.探求,2024(03):78-86,110. [2]文丰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 进路[J].改革与战路,2023(04):1-14. [3]张赵晋。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现实制约与实现 路[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01):55-64. [4]谢加书,王字星。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共同富裕一运作逻辑、 堵点难点与增效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06): 57-62. [5]李霞,张玉龙.数字经济、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农民农村共同富 裕[J].统计与决策,2024(11):5-10. [6]严字埔.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作用机制及实 现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07):1-5. [7]庄洪艳。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路径分析 [J].中国集体经济,2024(17):24-27. [8]孙全爽,乔波.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施 策路[J].农业与技术,2024(11):126-130. [9]王志勒.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信息通 信研究院,2024. |
[1] | . 西南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9): 147-154. |
[2] | . 参照依赖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9): 155-160. |
[3] | . 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9): 161-163. |
[4] | . 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8): 145-152. |
[5] | . 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8): 153-156. |
[6] |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理论与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8): 157-163. |
[7] | . 农户数字素养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8): 164-170. |
[8] | . 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55-161. |
[9] | .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62-169. |
[10] | .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闲置宅基地再利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70-176. |
[11] | .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及动因[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77-180. |
[12] | . 乡村培育新业态新场景转化生态产品价值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46-149. |
[13] |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50-156. |
[14] | . 浅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意义困境及对策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57-160. |
[15]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61-1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