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4): 82-85.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0
关法春 陈宏波 李忠和 祝延立 陈大勇 解娇 任清丹 郗登宝 王鑫
出版日期:
2024-02-29
发布日期:
2024-02-29
作者简介:
关法春(1976-),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极地微生物资源利用;通讯作者祝延立(1968-),男,硕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2-29
Published:
2024-02-29
摘要: 农家肥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一直起关键作用,但近年来发展日益衰落。本文对农家肥遇冷的原因进行 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生产需要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挖掘和论述了农家肥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价 值,并从不同层次上提出今后农家肥的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 再论农家肥当代生产生态价值[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4): 82-85.
[1]牛新胜,巨晓棠.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及利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06):1462-1479. [2]张治东,李禄胜.传统农业思想及其现代生态价值[J].农业经济,2023(02):10-12. [3]姜天龙,朱新方森,舒坤良.农户开展种养结合的积极效应、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22(06):104-110. [4]王继红,王洋,于洪波.吉林玉米带黑土酸化与有机质稳定性关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06):657-664. [5]杜为研,唐杉,汪洪.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03):210-219. [6]郭庆海.渐行渐远的农牧关系及其重构[J].中国农村经济,2021(09):22-35. [7]付浩然,李婷玉,曹寒冰,等,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的驱动因素探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03):561-580. [8]朱兆良,金继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02):259-273. [9]Ling-xiao H,Xiao-heng Z,Ying-heng Z.Farm size and fertilizersustainable use:An empirical study in Jiangsu,China [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9,18 (12):2898-2909. [10]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一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11]Liu Y,Heuvelink B G,Bai Z,et al.Space-tim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odelling of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dicators at provincialscale in China [J].European Joural of Agronomy,2020,115(C). [12]谢邵文,杨芬,冯含笑,等.中国化肥农药施用总体特征及减施效果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04):490-495. [14]闵继胜,孔祥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59-66,136. [15]Xiaoying Z,Qunchao F,Tao Z,et al.Benefits and trade-offs ofreplacing synthetic fertilizers by animal manures in crop productionin China:A meta-analysis J].Global Change Biology,2020,26(2). [16]何石福,荣湘民,李艳,等.有机肥替代和稻草覆盖对中南丘陵茶园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05):120-126,132. [17]张丽娟,巨晓棠,刘辰琛,等.北方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分析一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27-4436. [18]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J].环境科学文摘,2003(02):48-82. [19]杨义风.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及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1. [20]吴宓,方国跃,李瑞,等.系统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过程控制的关键技术[J].中国畜牧业,2022(07):27-31. [21]程宇航,李合莲,徐国豪,等.猪场粪便中典型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去除及农用风险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01):183-192. [22]雷琬莹,李娜,滕培基,等.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腐解过程及土壤培肥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09):1393-1408. [23]姜延,李思达,马秀兰,等.东北黑土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06):706-716. [24]王星敏,李虹,范昆仑.现代农作物废弃物的生态效应及资源化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28-1030. [25]徐少奇,陈文杰,解林奇,等.我国有机废弃物资源总量及养分利用潜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08):1341-1352 [26]周宏春,戴铁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J].生态经济,2023,39(01):13-24. [27]高培勇,樊丽明,洪银兴,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J].管理世界,2022,38(06):1-56. [28]赵其国,尹雪斌.我们的未来农业一功能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7):457-468,486,452,533. [29]耿文丛,马悦,张玉雪,等。设施农业的土壤健康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12):1973-1984. [30]关法春,陈宏波,祝延立,等.“冬储春用”粪污处理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06):191-192.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