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3): 109-113.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4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刘进德 王可壮 段义字 李文文 韩芬 何倩
出版日期:
2024-07-15
发布日期:
2024-07-15
作者简介:
刘进德(199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以及相关科学研究;通讯作者王可壮(1986-),男,硕士,
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科研及规划。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7-15
Published:
2024-07-15
摘要: 本次以平凉市城郊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分半阳坡、半阴坡和沟底淤积坝地选取撂荒地、刺槐林 地以及核桃、蜜桃、葡萄、杏园地等不同方式利用农用地,研究并分析其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特性。结果显示: 土壤容重与高程、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土壤总孔隙度、毛管 孔隙度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与耕作深度呈正相关;土壤持水能力影响大小顺序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层厚 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
中图分类号:
. 平凉市城郊型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特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09-113.
[1]周庆欣,黄剑,王占海.浅析环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J].人民珠江,2012,33(04):67-70 [2]林湘如,林昌宁,徐乐.温州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50(01):211-214. [3]张海欧,郭振,王健.新时期土地整治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J].农业与技术,2022,42(14):59-62 [4]马建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健康[N].人民长江报,2022-3-2(01). [5]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01):2-13. [6]李连强。辽东半岛主要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特性分析[J].林业科技,2022,47(03):18-23. [7]段义字,王可壮,何倩,等.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浚谷小流域治理实践与探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2(09):10-13, [8]段义字,王可壮,韩芬,等.平凉市纸坊沟城郊型生态清洁流域建设实践与探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05):41-42,52. [9]LY/T1213-1999,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10]LY/T1215-1999,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11]马红亮,陈灿灿,尹云锋,等.森林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碳矿化研究[J/OL].土壤学报,1-14[2024-03-21].http:/kns.cnki.net/kems/detail/32.1119.P.20240201.0849.002.html. [12]李未,张春山,胡伟,等.黑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物理特性空间分异及其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关系[J].土壤与作物,2023,12(04):353-362. [13]江胜国.国内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S2):82-86,91. [14]李晓莹,徐学华,郭江,等.不同造林树种对铁尾矿基质理化性质和土壤动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0):5746-5757. [15]吴东,黄志霖,肖文发,等.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7(01):33-37,68. [16]刘啟霞,刘小芳,田昕,等.汾河流域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质对优先流发育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05):146-153,161. [17]贾洪杰,甘凤玲,李振轮,等.岩层倾向对南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39(16):6107-6113. [18]马浩,李娟,牛岩,等.免耕覆盖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7):142-145. [19]黄怡婷,陈俊熹,高钰误,等.长期耕作对典型黑土水力性质的影响[J/0L].土壤学报,1-13[2024-03-21].htp:/km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31024.1018.002.html. |
[1] | . 松花江流域生态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77-80. |
[2] | . 基于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检测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81-85. |
[3] | . 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定量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86-90. |
[4] | . 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生态分区优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91-97. |
[5] | . 不同类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98-101. |
[6] | . 衡阳市农业碳排放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02-108. |
[7] | . 恩施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69-74. |
[8] | . 生物炭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91-94. |
[9] | .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非煤矿山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95-98. |
[10] | . 基于GIS的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99-103. |
[11] | . 重庆市生态农场发展技术路径及对策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04-106. |
[12] | . 基于VORS模型的关中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07-111. |
[13] | . 河流流域范围划分规则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70-76. |
[14] | . 基于GIS的广汉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77-82. |
[15] | . 基于ArcGIS的桂林会仙湿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83-8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