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20): 81-83.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8
田瑞昌 司清林 孙改格 李冰 段栓成
出版日期:
2022-10-31
发布日期:
2022-10-30
作者简介:
田瑞昌1978-,男,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研究。
Online:
2022-10-31
Published:
2022-10-30
摘要: 为了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经济利用,本文对黄河流域豫北碱性土壤按污染的不同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污染程度和类型,详述了在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轻微污染4种类型土地上适合种植的植物或者种植模式,并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要,分类推荐了种植不同植物、不同农作物、不同模式或者方法等,为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等提供思路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 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安全利用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20): 81-83.
[1]欧国良,吴刚.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污染问题[J].社会科学家,201502:73-78. [2]刘晓青,曹卫红,周卫红,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7,2402:80-85. [3]王字鹏.重金属在不同基因型稻麦籽粒中的富集[D].扬州:扬州大学,2009. [4]宋书巧,吴浩东,蓝唯源.刁江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土地的合理利用模式[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425:317-319. [5]何雪,邓承佳,李威,等.硒、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硒镉吸收的影响[J].作物研究,2021,3504:311-317. [6]钟斌,陈俊任,彭丹莉,等.速生林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3305:899-909. [7]武琳霞,丁小霞,李培武,等.我国油菜镉污染及菜籽油质量安全性评估[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01:41-46. [8]侯小丽.不同修复剂对As胁迫下小麦生物效应及污染修复效应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7. [9]陈恒宇.改良剂对砖红壤中铅、镉形态和转化的影响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08. [10]王天齐,李艳玲,杨阳,等.碱性土壤锌镉比对小麦籽粒镉积累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12:5143-5149. [11]刘文龙.花生镉耐性的品种间差异研究[D].青岛:青岛农业大学,2009. [12]吴之琳,童心昭,尹雪斌,等.硒提高植物拮抗重金属毒性的研究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02:22-27,65. [13]谭骏,潘丽萍,黄雁飞,等.叶面阻隔联合土壤钝化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06:981-987. [14]童楷程.外源锌对轻度镉污染土壤上不同水稻品种生长、产量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22. [15]杨素勤,程海宽,张彪,等.不同品种小麦Pb积累差异性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05:646-651.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