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4-12-15
    上一期   

    农业科学
    林业科学
    种植科学
    资源环境
    园林园艺
    农业经济
    交流园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科尔沁沙地菊科植物繁殖体特性比较研究
    2024, 44(23): 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1
    摘要 ( )   PDF(2512KB) ( )  
    本文以蒙东地区的科尔沁沙地的乌兰敖都地区的27种菊科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的繁殖体大小、 繁殖体方差、结种量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率等11个特性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繁殖 体重量差别不大,且与繁殖体方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繁殖体方差在各生活型间没有显著差异。繁殖体方差和 繁殖体大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繁殖体的重量与其形状不存在相关性,而且各生活型植物的繁殖体百粒重之间 也无明显不同。繁殖体在不同光照处理下的萌发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且繁殖体萌发率在各生活型间差异性 显著。大部分植物经全光照处理的萌发率要大于全暗光处理的萌发率;少数植物全暗光处理的萌发率比全光照处 理的萌发率高,如东北牡蒿、裂叶蒿等。不同生活型的萌发率比较,半灌木的萌发率>多年生植物的萌发率>一 年生、二年生植物的萌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蜂糖李种植表现分析及评价
    2024, 44(23): 6-10.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2
    摘要 ( )   PDF(1721KB) ( )  
    为了探索蜂糖李在六盘水的种植表现,为高海拔山区蜂糖李种植及优株鉴选捉供参考;以盘州丹霞镇核 桃树村种植的蜂糖李为试材,分析蜂糖李物候期、叶片及果实品质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蜂糖李在盘州丹霞能正 常开花坐果,完成各生育期。通过对蜂糖李叶片及果实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蜂糖李叶片及果实存在差异;采取相 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发现蜂糖李果实指标间存在相关关系,筛选出果实大小、核大小、果形指数作为蜂糖李评价 核心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处理菌肥对羊草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
    2024, 44(23): 11-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3
    摘要 ( )   PDF(2530KB) ( )  
    以吉林西部羊草草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深度以及不同水平的菌肥对该区域 内羊草植株的Fe、Mg、Mn、Zm、Cu、Ca、Na7种微量元素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除Mn、Ca、Na外,其它4种 微量元素都有显著性的变化,其中Fe的最优处理比对照提高50%、Z如的最优处理增加92.8%、Mg的最优处理 增加57.9%,而Cu则是唯一含量降低的,比对照最多降低63.6%;从变化趋势上看Fe、Mg、Zm在羊草中含量 几乎都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情况,而C山的含量却恰恰相反,先降低后升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混用对亚洲玉米螟的同增效作用
    2024, 44(23): 16-19.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4
    摘要 ( )   PDF(1821KB) ( )  
    为了探究植物源农药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协同关系,评价其对亚洲玉米螟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 研究对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二者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棹素对球孢白 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但随着药剂浓度的降低抑制程度逐渐较弱,当印棘素 浓度≤2mg·L时,除孢子萌发受到轻微抑制外,菌丝生长和产孢量不受药剂澎响,相容性较好。低剂量的印楝 素(≤4.6mg·L)与球孢白僵菌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1.0×10°·mL球 孢白僵菌与2.3mg·L印楝素1:1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为325.92,协同增效作用最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6 SrRNA扩增子序列研究平凉地区冬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2024, 44(23): 20-26.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5
    摘要 ( )   PDF(4182KB) ( )  
    随着冬小麦生长环境的改变、生长季延长、越冬期缩短等,冬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减少不利因素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平凉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资源,为微生物群落资源的最大利用作出科学判 断,对捉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国标法测定土壤全氨、全磷、p、脲酶等土 壤理化性质;提取土壤总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llumina HiSeq25O0测序技术对土样DNA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细菌群落的u多样性(包括Chaol、Observed species、 Phylogenetic diversity、Shannon、Simpson和Good”s coverage指数)、B多样性,基于线性判别分析流程分析冬小麦 生长不同时期根际土壤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分类单元;结合土壤理化参数和环境因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能 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洒盖细菌群落80门989属512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说明冬小 麦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对于门水平、纲水平、属水平优势类群而言,前者为拟杆菌 门、酸杆菌门等;中者为-变形菌纲、拟杆菌纲等;后者主要有酸杆菌属(RB41)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in- gomonas)。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和分子方差分析法分析(Amova)表明,细菌群落组成在不同生长时期有 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氨、全磷、pH、脲酶、湿度、温度对细菌群落产生 显著影响。其中,全氨和脲酶是冬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最大影响因素,为认识冬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 的组成,研究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平凉地区土壤生态系统和群落资源的保护提供 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对酸胁迫的响应研究
    2024, 44(23): 27-30.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6
    摘要 ( )   PDF(2109KB) ( )  
    通过研究南美蟛蜞菊在不同酸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响应,探讨南美蟛蜞菊对酸性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 明:轻度酸胁迫会促进南美蟛蜞菊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中高酸胁迫会对叶片造成损伤,叶绿素含量降低,但 南美蟛蜞菊通过根长变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快速反应,表现出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以上结果为日后利用南美蟛蜞 菊抗逆性强和无性繁殖的特性,在降低其扩散入侵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酸性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中氟虫晴及其代谢物
    2024, 44(23): 31-34.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7
    摘要 ( )   PDF(2151KB) ( )  
    为了能够科学、高效、准确地测定豇豆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建立应用液质仪测定氟虫腈及其代 谢物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试验通过标准曲线、准确度、定量限等技术指标进行了方法确认,氟虫腈及其 代谢物在5~200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9%~113%,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95%~6.32%;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方法定量限为0.005mg·kg时的响应信号与噪声比值均大于10。该 方法适用于豇豆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含量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贵州省植物园青钱柳引种初报
    2024, 44(23): 35-37.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8
    摘要 ( )   PDF(1693KB) ( )  
    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省植物园引种的青线柳,从引种栽培存活率、病虫害、抗热性、抗寒性儿个方面进行 阐述,青钱柳总体引种存活率较高,引种栽培存活率平均值达到90%,同时对引种的青钱柳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青钱柳病虫害主要有褐卷蛾、黄刺蛾、炭疽病,不同时期有小面积发生。在持续高温千旱条件下,青钱柳15%以 上叶片干黄,5%以上新梢干枯,少量叶片脱落。从2024年极端低温来看,青钱柳枝梢未出现受冻现象。整体而 言,青钱柳在贵阳市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黔青235周年接茬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2024, 44(23): 38-41.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09
    摘要 ( )   PDF(1710KB) ( )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对比6种高效种植模式。6种种植模式净利润排序:饲用玉米-芜 菁甘蓝>饲用玉米-一年生黑麦草>饲用玉米-燕麦>饲用玉米>籽实玉米/黄豆>籽实玉米。饲用玉米-芜菁甘蓝轮 作净利润最高3401.63元·667m2,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本文介绍了青贮玉米和芜芳甘蓝的栽培技术及秋后复种 的意义,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捉高土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甜无核在武威绿洲设施引种表现及一垄双行栽培技术
    2024, 44(23): 42-45.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0
    摘要 ( )   PDF(1704KB) ( )  
    为筛选河西走廊设施葡萄无核品种,2016年甘肃省武威市引进紫甜无核葡萄新品种开展设施栽培试验, 经过8年对其生长结果特性及抗逆性观察,“紫甜无核”表现出综合性状优良,晚熟,果粒大小一致,不裂果, 果粒紫黑色且着色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以上,对武威绿洲的土壤和设施内环境气候条件适应,抗逆性 强,没有特殊病虫害,盛果期收益在32000元·667m2以上,经济效盖较高,适宜在武威绿洲及河西走廊地区设 施延后栽培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六盘水市水稻羊肚菌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2024, 44(23): 46-49.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1
    摘要 ( )   PDF(1708KB) ( )  
    羊肚菌有“菌中之王”的美誉,且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在六盘水发展迅速,但栽培羊肚菌技术 集成性高、投入大,每年的土地租金花费大,前茬作物选择不当会影响羊肚菌的产量品质。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 节约土地资源,并能提升羊肚菌的品质是发展羊肚菌产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水稻属于大春作物(即春夏季种 植的作物,时间为5一9月),而羊肚菌从栽培到采收期结束约为6个月,属于小春作物(即每年10月一次年4 月),2种作物茬口刚好衔接,可进行轮作种植。羊肚菌的种植期不与粮争地,恰好满足稻菌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推广对品种的要求。本文将从羊肚菌的各个栽培生产环节,总结出一套“水稻-羊肚菌”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常见病害田间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4, 44(23): 50-5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2
    摘要 ( )   PDF(1693KB) ( )  
    随着小麦连年大面积种植,病害呈现逐年高发趋势,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学握常见病害的发生 情况和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分析了生产中小麦 常见病害的发生情况,提出了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测预报,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的绿色防控 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东部冷凉区玉米种植技术对高产创建的影响
    2024, 44(23): 53-57.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3
    摘要 ( )   PDF(2222KB) ( )  
    研究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创 建提供技术依据。以玉米品种“延单28”为试验材料,设置4.0万株·hm2、5.0万株·hm2、6.0万株·hm2、7.0 万株·hm2、8.0万株·hm2共5个密度值。4年试验结果表明,2019年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6.05万株·hm2, 2020年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6.07万株·hm2,2021年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6.03万株·hm2,2022年最高产量 种植密度为6.09万株·hm2。最适施肥量试验,氨量级为150kg·hm2、180kg·hm2、210kg·hm2、240kg·hm2, 磷量级为4g·hm2、69kg·hm2、92kg·hm2、1l5kg·hm2,钾量级为60kg·hm2、90kg·hm2、120kg·hm2、 150kg·hm2,种植密度均为6.0万株·m2。综合以上分析,“延单28”最适密度为6.0万株·hm2,氦肥为 210kg·m2,磷肥为90kg·hm2,钾肥为60kg·hm2。经吉林省科技厅项目推广验证,该技术对吉林省中早熟 玉米高产创建具有很好的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组合广泰优736高产制种技术
    2024, 44(23): 58-60.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4
    摘要 ( )   PDF(1699KB) ( )  
    “广泰优736”是一种通过将不育系“广泰A”与恢复系“广恢736”进行组合选育而成的高质量、高 产量的杂交稻新品种。根据“广泰优736”亲本的特征特性和近几年的试验数据,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广东化 州、海南乐东等地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内容主要涵盖了播种的时机、水肥的管理以及质量的维护等多个方面。 在制种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并对其高产和高效的种子制造技术进 行了总结,为大规模的种子生产和普及捉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时空分异及其预测分析
    2024, 44(23): 61-6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5
    摘要 ( )   PDF(4644KB) ( )  
    对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的时空差异以及预测分析,可以对各地区农业“碳特征”进行刻画,也可以对 各区域实现农业碳中和的难度进行判断,从而及时调整各地区农业减排增汇政策,为按时完成农业碳中和目标提 供量化支撑。本文通过核算出1997一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和碳汇数据,构建出各省份的农业碳足迹压 力指标,使用三维核密度函数以及Dgum基尼系数对其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使用ARMA模型 预测2022一2035年全国及各省份的农业碳足迹压力。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足迹压力呈现出“绝对水平下降, 离散程度扩大”的特征,粮食主销区却呈现出“绝对水平上升,离散程度减小”的相反特征;区域差异是农业 碳足迹压力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区域两两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全国整体农业碳足迹压力在2035年前降到1以 下,实现农业碳中和,粮食主销区的农业碳足迹压力在预测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实现农业碳中和压力较大。研 究建议,调整结构降低农业碳排,保护耕作扩容农田固碳、弱化内部极化现象、促进各区域间减排增汇协同合 作,及时调整策略以保障“双碳”目标实现进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
    2024, 44(23): 69-7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6
    摘要 ( )   PDF(2023KB) ( )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是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前提。以华南某化工厂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风险评 估工作中的一些差异性及其不同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评估模型和参数会导致结果有所差 异,原因是使用的不同参数(包括理化性质和毒理学参数)和使用情景的差异性;场地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具 有随地表水下游往地势低处富集现象,垂直方向上,因地层具有较强的阻隔效应,污染物未向深层土壤迁移;风 险评估结采表明:土壤中锦、砷、镉、钻和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利用成人血铅模型表明:目标地块 土壤中的铅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危害;汞风险评估计算值差异性与其土壤有机碳/土壤孔隙水分配系数(K心)有 关。此外,污染源计算浓度、土壤参数、污染区参数、建筑物参数等均会对评估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风 险评估工作中应合理选取参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4(23): 73-7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7
    摘要 ( )   PDF(2343KB) (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村。本文综合运用A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 方法,以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宜居宜 业和美乡村呈现凝聚分布特征和不均衡态势。整体空间格局呈现“大”字型,主要集聚在以沿江农区、太湖农 区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区。从区域上看,主要集聚在苏南常熟与无锡接壤地带,苏南扬中市与苏中泰兴、江 都接壤地带。而苏北地区没有形成高密度集聚区,呈现出组团式分布格局。从单因子影响力看,农民可支配收 入、人均GDP、路网密度和通车里程对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大。从双因子交互作用看, 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与政府干预是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优化江苏省宜居宜 业和美乡村空间布局、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发达省域碳排放责任核算与优化
    2024, 44(23): 79-84.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8
    摘要 ( )   PDF(2212KB) ( )  
    明确碳减排的责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科学的碳配额则是减排责任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构建 区域碳配颜分配方案,采用ZSG-DEA模型等方法将江苏省碳配颜分配至各市发现:历史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 具有强相关性;不同的分配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实现最优的碳分配;江苏省碳排放 问题受资源禀赋影响较大;缺乏碳配额交易机制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进一步完善碳配颜分配方案,建 立省内碳配额交易市场,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实现“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模式及其前瞻
    2024, 44(23): 85-8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19
    摘要 ( )   PDF(1716KB) (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与时代任务,本质是将生态资源 优势转化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态福祉。文章在系统回顾生态产品的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 对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未来研究应当关注4个 方面:加快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体系;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情境;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验研 究;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机制木炭烘烤烟叶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2024, 44(23): 89-9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0
    摘要 ( )   PDF(1811KB) ( )  
    使用秸秆机制木炭烘烤烟叶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还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减轻环境污 染。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方法,建立一个基准线,用传统的秸秆焚烧方式释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作 为参考,通过使用秸秆制成的木炭烘烤烟叶来替代焚烧秸秆。该计量方法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清单分 析、影响评价等。结果表明,用秸秆代替煤炭烘烤烟叶,相比于直接焚烧,溫室气体净减排量为1231.63C02, 可替代煤炭的总数量为470.09。与秸秆直接焚烧相比大幅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株潭绿心视觉美学质量及视觉异质性研究
    2024, 44(23): 93-9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1
    摘要 ( )   PDF(2961KB) ( )  
    本文以长株潭绿心区为研究对象,借鉴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景观进行视觉质量评价研究。构建了视 觉景观异质性模型,并将SBE值和构景要素、景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索影响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 视觉美学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根据景观指标分析,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ARC)、景观多 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EI)、聚合度指数(AI)与美学质量呈负相关;最大斑块指数(LPI)和 连通度指数(CONTAG)增加可提高美景度;从构景要素来看,植被(VE)、建筑(BU)和道路比例(PA)与 美景度显著相关,其相关性分别为VE(0.479)、BU(-0.470)、PA(-0.320)。通过评价真实反映观景者内 心感知,对长株潭绿心景观的视觉美学质量进行评估,以期为长株潭绿心景观的整体风貌管控和视觉环境品质提 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国家公园自然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初探
    2024, 44(23): 99-104.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2
    摘要 ( )   PDF(1737KB) ( )  
    国家公园不仅是一种自然遗产与人文景观的保护机制,还是开展教育、科研、休闲活动的重要空间,更 是提升国民意识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建设过程中文化景观的挖掘与保护往往被忽视。如何实现国家公 园内自然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两手抓,是当前国家公园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辨析概念及内涵,对比国 内外国家公园的建设现状,梳理文化景观资源,探讨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针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基于提高文化景观保护重视程度、提升资源调查识别与管理、完善教育和解说系统、合理处理原住民 问题四方面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周期对温室盆栽万寿菊切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4, 44(23): 105-107.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3
    摘要 ( )   PDF(2102KB) ( )  
    温室栽培和生产万寿菊切花,光周期是比较方便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盆栽实验中设定了3个不 同的光周期条件(长、中和短光周期:D、ND、SD),在其他因素一致的情况下,研究光周期对万寿菊切花的 产量和品质具体影响。结果发现,ND处理中,万寿菊切花产量、植株的高度和侧枝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处 理;LD处理中切花的长度、茎直径、冠幅及植株的生物量积累量均显著提高。这为溫室反季节栽培万寿菊切花 和增产捉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场域理论的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4, 44(23): 108-11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4
    摘要 ( )   PDF(1728KB) ( )  
    乡村社会空间反映着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现阶段乡村社会空间亟需适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场域理论出发,以澄江市马房村为例,从“资本一惯习一场域”3个要素解构 马房村乡村社会空间在初始期、重构期和调整期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分析马房村乡村经济结 构转变特,点,通过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解构还原乡村社会关系变化过程,通过图示法梳理乡村物质空间的变 化特征,综合得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特点。研究表明:在乡村社会空间场域中,经济结构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社会 关系,并影响着乡村物质空间功能的变化,经济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物质空间呈现出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制约 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优化经济生产、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物质空间的乡村社会空间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风景区生态园林的配置与应用分析
    2024, 44(23): 113-117.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5
    摘要 ( )   PDF(1718KB) ( )  
    植物是城市风景区主体部分,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对建造城市风景区生态国林,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南昌市青云谱区八大山人梅湖风景区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园内七大功能区植物多 样性、植物群体及生长发育状况、应用型配置方式及整形形式、生态习性与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及美化功能效 果、乡土及外来树种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城市风景区生态园林中经典配置与应用形式,如园林植物季相变 化、垂直空间、配置方式及用途等。同时,针对当前八大山人梅湖风景区存在的植物应用分区不合理、养护管理 不到位和水系、驳岸有待修复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加强养护管理,注重新自然主义生 态种植和塑造生态初性景观的生态理念和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杜鹃花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 44(23): 118-121.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6
    摘要 ( )   PDF(1717KB) ( )  
    杜鹃花是指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或落叶灌木。杜鹃不仅作盆花观赏,还作为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广 泛使用。本文根据近年来对40余个杜鹃品种的引种及栽培养护经验,从品种选择、栽我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越 夏保护等4个方面阐述了杜鹃栽培养护技术,为武汉乃至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杜鸿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长治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4, 44(23): 122-127.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7
    摘要 ( )   PDF(2896KB) ( )  
    传统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研究长治市传统村落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其村 落景观面貌,同时也对旅游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运用ArcGIS10.8和Origin软件,对长治市78个传统村落的 空间分布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图分析。结果显示:长治市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分布类型为集聚型;通 过核密度分析法得出,长治市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其东南部及南部地带,并形成平顺县北部密集区、上党一壶关 一带和黎城县两个次密集区;长治市传统村落不仅受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河流分布的影响,而且也 受到人文因素如交通线路、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企农同开展农业绿色生产的演化博弈研究
    2024, 44(23): 128-134.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8
    摘要 ( )   PDF(2984KB) ( )  
    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多主体协同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文章分析了政府、农资企业、农户的协同机 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企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主体行为策略稳定性及系统均衡点,并通过数值仿真考 察不同参数变化对相关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系统演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博弈系统中的角色是施 加影响的主体,为更好促进农资企业进行绿色科技创新,政策手段应以绿色创新激励为主,征收污染税费为辅; 随着政府优惠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绿色生产资料;消费者绿色偏好会显著影响农业绿色生 产系统的演化速率。因此,政府应该打好政策“组合拳”,根据参与主体各自特征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充分发挥 农资企业与农户在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方面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2024, 44(23): 135-13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29
    摘要 ( )   PDF(1712KB) ( )  
    作为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 要部分。目前已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面对数字化金融服务,因为农民适应科 技发展的能力较差,金融素养比较欠缺,短期内难以理解和接受数字化服务,甚至陷入风险案件当中。本文从农 民的视角出发,分析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种植业碳排放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研究
    2024, 44(23): 139-145.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0
    摘要 ( )   PDF(2495KB) ( )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种植业碳排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为厘清种植业碳排放和农村 居民收入之间动态关系,实现种植业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及为农村居民增收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 过PCC碳排放系数法对2007一2021年长江流域中部地区三省碳排放量进行测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 三省碳排放量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之间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采用 Robust回归方法分析碳排放与4种不同收入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种植业碳排 放与农民4种类型收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关系,且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据此提出推进农业生产绿色 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业结构、培育新型人才、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保证农民增收稳定等政策建 议。本文结论可为长江中游地区种植业低碳化与农民增收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23): 146-153.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1
    摘要 ( )   PDF(2011KB) ( )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建议对策,以期为提升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以熵权- TOPSIS方法进行评价,以障碍因素诊断模型量化分析,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数 字化等5个方面,共选取了28项具体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力求系统展现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贵 州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出整体提升的态势。其中,农业、农村、农民、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数字 化5个维度均实现了逐年提升。但某些具体指标出现波动或下降,如乡村执业医师、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等。在障 碍因素诊断方面,如乡村执业医师、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等是阻碍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 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增长,但与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阶段较低,基础设施薄弱, 历史积淀不足。在农业、农村、农民、特色农业及数字化各维度均存在差距,需加大投入,提升农业科技、机械 化、产业化水平,完善公共服务,挖掘特色农业潜力,加强数字化建设,克服障碍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调查及利用策略
    2024, 44(23): 154-158.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2
    摘要 ( )   PDF(1720KB) ( )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捉 出实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资源保护性利用的方法及策略,以期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 保护地自然教育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边江东宽油豆角产供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 44(23): 159-16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3
    摘要 ( )   PDF(1707KB) ( )  
    江东宽油豆角是延边地区特有的蔬莱品种,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目前,江东宽油豆角的产业链在产品 的宣传、发货、运输、销售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江东宽油豆角生产的关键技术以及围绕江东宽油豆角的 生产、供应和销售三大环节,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捉出了提升江东宽油豆角种植技术,加强气候变 化应对,发挥品牌效应、完善供应链管理、拓宽销售架道、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对策,以促进江东宽油豆角产业的 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村民游客公共空间供需分析的乡村公共空间提升研究
    2024, 44(23): 163-169.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4
    摘要 ( )   PDF(2626KB) ( )  
    云南乡村旅游的高速发展诞生了许多旅游型乡村,部分乡村的公共空间建设对当地村民和游客的需求考 虑不足,导致公共空间使用出现若干问题。本文以抚仙湖小湾村为例,基于游客行为、村民行为的调查,利用社 会网络分析法将显性、隐性公共空间与游客和村民的行为空间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乡村公共空间供给与游客和村 民需求之间的关系,为乡村公共空间提升建设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公共空间存在供需不平衡、功能单一 等问题。以分析结果为导向,提出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优化道路设施及标识、营建新的公共空间节,点和提升已有 公共空间的改进措施,从而使小湾村公共空间满足游客和村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下的土壤学实验应用探索
    2024, 44(23): 170-172.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5
    摘要 ( )   PDF(1700KB) ( )  
    为深入探索农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依托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大创项目“地膜处理对沙田抽品质和采园土壤细菌的影响”融入土壤学 实验中,对土壤学实验的整体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实践,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硝态 氨、铵态氨等土壤理化指标。这一实践经验对未来土壤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优质水稻品种应用及种植现状调查研究
    2024, 44(23): 173-176.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6
    摘要 ( )   PDF(1705KB) (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安全、绿色、 优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水稻生产正在从重“量”向重“质”转变。作为中国 水稻重要产区之一的吉林省,目前有近87万m的水稻种植面积,年产量在60亿kg以上,占东北三省一区近 /4的水稻总产量。因地区纬度高,光照充足,黑土层深厚,昼夜溫差大,吉林大米口感特别出众,是吉林农业 的“白金名片”。针对市场对优质稻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对吉林省水稻优质品种应用种植现状进行了调研,从 全省优质稻品种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吉林省优质稻的发展方向和方法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4, 44(23):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1215037
    摘要 ( )   PDF(1703KB) ( )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鲜食玉米的做法、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 题,提出了推进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