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大同黄花采收期蓟马种类鉴定及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2024, 44(22): 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1
    摘要 ( )   PDF(2035KB) ( )  
    为明确大同地区黄花采收期蓟马发生种类,筛选高效防控黄花蓟马的有效药剂,缓解目前无登记可用防 治黄花蓟马农药的局面。本研究从大同黄花主产区采集黄花蓟马,通过形态学和基于C0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鉴定蓟马发生种类,选择5种登记用于防治蓟马的低毒,安全间隔期较短的杀虫剂,比较其对黄花蓟马的田间防 效。采收期为害黄花的蓟马为花蓟马,5种杀虫剂均可有效防治黄花莱田花蓟马,田间防效先升高后降低,施药 后3防效最好。其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蓟马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好,其次是10%多杀露素悬浮剂。 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持效性相对较差,7防效仅43.56%~55.36%。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大同地区 黄花菜田花蓟马田间防效最好,且安全间隔期短,宜作为防治花蓟马的首选药剂,10%多杀露素悬浮剂可作为交 替使用的药剂,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8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稳定性分析
    2024, 44(22): 6-1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2
    摘要 ( )   PDF(1720KB) ( )  
    利用2022一2023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对“毕粳48”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有效穗、穗粒 数、结实率、千粒重进行稳定性分析。结采表明:“毕梗48”表现出很好的产量稳定性,是一个集丰产性稳定性 为一体的粳稻新品种,可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4个产量主 要经济性状中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稳定性也很好,对其丰产性、稳定性贡献较大,是其获得高产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盐胁迫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2024, 44(22): 12-1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3
    摘要 ( )   PDF(3117KB) ( )  
    以吉木萨尔白皮大蒜为试材,以不同浓度梯度Na2CO,和NaHCO3混合溶液水培大蒜测定其发芽参数,并 考察土培条件下,不同胁迫处理对光合作用、超微结构、内源激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 明:胁迫组显著抑制鳞茎的萌发;叶绿体膜在局部区域破裂甚至解体,基粒片层出现膨胀、变得模糊并散乱排 列;随胁迫程度升高,脱落酸、茉莉酸、赤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氨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呈下降趋 势;水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蒜氨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且持续升高;光合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综上所述, 碱性盐胁迫对大蒜的生长有着显著影响,大蒜地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调节胁迫反应激素从而对气孔功能和光能 转换效率的调整等来抵御威性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锈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4, 44(22): 17-2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4
    摘要 ( )   PDF(1732KB) ( )  
    药用植物是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在药用植物中锈病是 很常见的一种,对于药用植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药用植物产量由于锈病的发生损失较大。本文由锈病的发现与 分布、锈病的危害症状、锈病病原、锈病流行条件以及锈病的防治等方面对于药用植物锈病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PLC-MS/MS法同时测定红参浸膏中人参皂苷含量
    2024, 44(22): 22-2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5
    摘要 ( )   PDF(2001KB) ( )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同时检测红参浸膏中20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本研究采 用70%甲醇溶液提取红参浸膏中的人参皂苷成分;色谱分析使用规格为2.1mm×100mm、粒径1.8m的Shim- pack Velox C1s色谱柱,流动相由0.01%甲酸水溶液和0.01%甲酸乙腈溶液组成,流速为0.4mL·min1,色谱柱 温度为45℃,进样量为1μL,采用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方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负离子电 离模式(S-),并使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sMRM)进行检测;并利用此方法测定红参浸膏中20种人参皂苷 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1~30μg·L的范固内,20种人参皂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 均大于0.999,定量限为0.003~0.04μg·mL,检出限为0.01~0.12μg·mL;该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粉 密度和回收率均良好,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4.89%,回收率为87.12%~109.98%。甲、乙、丙3 家公司的红参浸膏中20种人参皂苷总含量分别为42.86508g·kg、89.99703g·kg、48.43107g·kg。本研究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红参浸膏中20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灵 敏度和强选择性,能够快速分离并准确定量红参浸膏中20种人参皂苷化合物,其线性范围、精确度、回收率和 稳定性均表现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普洱澜沧地区西蓝花生物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4, 44(22): 27-3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6
    摘要 ( )   PDF(1731KB) ( )  
    化肥的过量施用在保障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问题,长期单一施用化肥 造成了耕地质量退化、农田环境污染等现象,在此背景下,生物有机肥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田间试验设 置不施用生物有机肥(CK)、施用300kg·667m2生物有机肥(W1)、施用400kg·667m2生物有机肥(V2)、 施用600kg·667m2生物有机肥(W3)4个处理,探究普洱澜沧地区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西蓝花生物性状及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采表明,与不施用蔬莱高效专用生物有机肥的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 了西蓝花生物性状及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当施用量为600kg·667m2时,对西蓝花各项生物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 的提升效果最好且为最大值。以上结果可对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肥条施深度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2024, 44(22): 31-3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7
    摘要 ( )   PDF(1729KB) ( )  
    探明不同基肥条施深度对赣南烟区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烤烟基肥和制定精准施肥 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基肥施用深度8m (T1)、13cm(T2)、18cm(T3)、23cm(T4)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肥施肥深度对烤烟的生育期、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处理对生育期影响整体上差异不明显,施肥深度T2、T3处理相比T1、T4处理 提前1d进入团稞期,T2、T3处理相比T1、T4提前1d进入现蕾期。各处理烟株腰叶长和腰叶宽随施肥深度增加 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3处理茎固、有效叶、腰叶长、腰叶宽最大。烤烟团棵期千物质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 降低变化趋势,T1、T2、T3处理干物质重差异不显著,T4处理与T3处理相比千物质量显著降低7.82%。烤烟 成熟期T1相比T3处理烤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10.6%。T3与T1处理相比,667m2产量增产7%,且T3处理 的上等烟、中上等烟、上部烟比例最高。适当深施基肥更有利于促迸烤烟生长发育,提升烤烟产量和质量,改善 烟叶内在成分,综合考虑赣南烟区条施基肥深度18m烤烟产质量最佳,可在赣南烟区烤烟精准施肥技术模式中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基于GEE特征融合的荆州市油菜种植时空变化分析
    2024, 44(22): 36-42.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8
    摘要 ( )   PDF(2826KB) ( )  
    湖北省是我国油莱的优势发展区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荆州是湖北省油莱产量最高的地市,因 此获取粉确的油菜时空分布对于当地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oogle Earth Engine(GEE)一个基于云端的大尺 度地理空间处理分析平台,本研究基于此平台将纹理特征、地形特征等空间特性与光谱特征、时相特性相融合构 建油莱提取模型,基于特征融合后的优化模型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油莱,分析近3年荆州市油莱时空变化,利 用地理探测器的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采表明:基于GEE的特征融合模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荆州市油 莱具有较高精度,荆州油菜影像提取的关键期是每年的3月中下旬(开花期);使用特征融合的优化模型可以有 效提高油菜提取的粉度。分别捉取荆州市2021一2023年油莱,对提取结果进行检验,总体粉度分别为94.05%、 94.94%、98.08%;基于Sentinel-2影像的荆州市油莱提取结果,从总体上来看,油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但空 间聚集程度在不断减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因此,基于特征融合的优化模型对油莱种植提取具有可行 性,可以快速准确获取荆州市油菜的空间信息,对当地油莱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秸秆饲料化汽爆工艺参数的研究
    2024, 44(22): 43-5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09
    摘要 ( )   PDF(4319KB) ( )  
    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丰富,经一定处理后可作为斋禽养殖的优质饲料加以利用,既完成了玉米秸秆的无 害化处理,又为斋禽养殖业提供了价格低廉的优质饲料,为了提高玉米秸秆饲料化的效率和利用率,本文通过使 用蒸汽爆破设备对玉米秸秆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探索秸秆饲料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 化;利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验证经蒸汽爆破后的玉米秸秆饲料化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蒸汽爆破工艺的影响 因素及其最优值分别为含水率10%,维压时间3.5min,蒸汽压强1.18MP。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降解率为 42.61%,比表面积为3.46m2·g。以未处理的秸秆为对照组,通过模拟物料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消化过程,以累 计产气量为指标判断处理后物料的易消化性。结果表明,实验组在2d的消化周期内消化速率与消化率远高于对 照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性景观融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设计研究
    2024, 44(22): 51-54.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0
    摘要 ( )   PDF(2795KB) ( )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生产劳动和生产成果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关系人们的日常生 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空间品质差、特色不显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越发影响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乡村建设水 平。文中以泰州溱澄簖蟹市场的改造设计为例,固绕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分析生产性景观融入的农产 品批发市场的方式,包括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注重文化体现、选择适宜农产品、展现新型农业养殖栽植技术,对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延续乡村景观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生产性景观 营造设计捉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果园农药精准施用技术现状研究
    2024, 44(22): 55-6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1
    摘要 ( )   PDF(2394KB) ( )  
    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以其高效、精确、智能化的特点,不仅提升了农药的效用和利用率,也确保了食 品安全,降低了农民的劳动负担,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研究对粉准施药技术的核心要点及其发展现状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对适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精准施药设备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概述,同时详细分析了这些设 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不仅探讨了精准施药技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还针对中国农业的特殊需求提出 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农业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性和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中国山茶科珍稀频危乔木适生区分布预测
    2024, 44(22): 61-6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2
    摘要 ( )   PDF(2869KB) ( )  
    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中国山茶科珍稀濒危乔木各树种潜在适生区,分析其空间分布 格局及质心迁移趋势进行预测,可为其保护及培植繁育捉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中国山 茶科珍稀濒危乔木各树种潜在适生区的模拟精度高,AUC值均大于0.9;影响各树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温度年较差、气溫日较差、年平均气温)与降水(最冷季降水量),其次是土壤(基本饱和度);各树种主要分 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及台湾省,未来气候情景下,长核果茶、多芭木荷、毛木荷、云南紫茎、心叶紫茎、钝叶 紫茎和圆籽荷潜在适生区面积将扩张0.47%~11.92%;印藏核采茶、多萼核果茶和独龙木荷潜在适生区面积将 收缩0.03%~0.97%;除印藏核果茶向低纬度迁移外,其余树种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迁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背景下岩柿的地理分布研究概况
    2024, 44(22): 66-7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3
    摘要 ( )   PDF(1732KB) ( )  
    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空间分布格局,进而影响植被地理分布;植被地理分布可以有效表征陆地生态系统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生物分布范固的改变,许多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限制;气候变化还可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繁衍过程,进而影响生物 多样性。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岩 柿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宏澳洲坚果蓟马和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2024, 44(22): 7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4
    摘要 ( )   PDF(2437KB) ( )  
    近年来,德宏澳洲坚果果园蓟马和蚜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着澳洲坚果产品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通 过对德宏澳洲坚果蓟马和蚜虫发生规律进行调查,采用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开展防治技 术的研究,以指导德宏溴洲坚果栽培过程中蓟马和蚜虫防治捉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生物防治中,天敌的 数量与蓟马和蚜虫数量成反比,可有效控制蓟马和蚜虫的危害;物理防治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对蓟马和蚜虫均 可有效诱杀,蓝色粘板对蓟马防治效果更佳,黄色粘板则对蚜虫诱杀效率更高;化学防治中,46.5%吡虫·杀虫 单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药对蓟马的防治效采最好,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00倍液对蚜虫防治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泰山花揪种苗繁育管理技术探究
    2024, 44(22): 76-7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5
    摘要 ( )   PDF(1708KB) ( )  
    介绍了珍稀濒危树种泰山花揪种苗繁育的一系列技术成果,主要包括种子催芽处理、播种、育苗、越冬 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苗木移植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综合花揪苗木生长现状调查,探讨苗木绿化应用前景,建议 应用于800m以上中高海拔区绿化栽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不同农业废弃物秸秆配比基质对万寿菊育苗的影响
    2024, 44(22): 80-8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6
    摘要 ( )   PDF(1714KB) ( )  
    本研究为拓展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以党参、黄芪、玉米、马铃薯秸秆为原料,分别经过好氧推 肥发酵后,按体积比调配成万寿菊育苗基质,开展育苗试验,测定基质理化性状,调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 植株的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试验结果表明:T2(玉米+党参+黄芪+马铃薯+草炭土=1:1:1:1:1)株高 和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T5)相比株高增加了62.7%,茎粗增加了35.9%,持水量增加了18.7%,发 芽势增加了21%,发芽率增加了24%;T4处理(党参+黄芪+蛭石=1:1:1)发芽势和一级分枝数高于其他处 理,株高和茎粗仅次于T2处理(玉米+党参+黄芪+马铃薯+草炭土=1:1:1:1:1),与CK(T5)相比株高增 加了34.4%,茎粗增加了32.2%,持水量增加了0.8%,发芽势增加了27%,发芽率增加了24%。试验发现,农 业废弃物秸秆腐熟后能用于万寿菊育苗,T2处理(玉米+党参+黄芪+马铃薯+草炭土=1:1:1:1:1)和T4处 理(党参+黄芪+蛭石=1:1:1)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王秋海棠组培条件研究
    2024, 44(22): 84-8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7
    摘要 ( )   PDF(1719KB) ( )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讨大王秋海棠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大王秋海棠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0.1%升 汞消毒7min45s~8min为宜;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加NAA0.2mg·L加6-BA0.2mg·L加20g·L蔗 糖加7g·L琼脂;继代培养基:MS加NAA0.2mg·L加20g·L蔗糖加7g·L琼脂;生根培养基有2个组合 效果较好:1/2IS加NAA0.2mg·L加20g·L蔗糖加7g·L琼脂、V2MS加BA0.8mg·L加活性炭1g·L加 20g·L蔗糖加7g·L琼脂;炼苗以珍珠岩和珍珠岩:蛭石=1:1为炼苗基质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我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2024, 44(22): 88-9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8
    摘要 ( )   PDF(2095KB) ( )  
    乡村振兴示范县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示范。本文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 估计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我国2022年、2023年两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 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呈现集聚、不均衡分布特征,但其不均衡程度逐年减弱。空间分布格 局具有高密度集聚区数量逐年增加、范固不断扩大的演变特点,目前已形成苏南一上海一浙北高密度集聚区,以 及吉中南、京津唐、关中一晋西南、陇东、徐州宿迁、江浙沪皖沿江地区、湘东北、黔中、广佛和桂东等次高密 度集聚区。从单因子作用看,与最近省会或直辖市距离、省内4A及以上景区数量、乡村人口和村卫生室数量对 乡村振兴示范县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较高;从双因子交互作用看,高程分别与示范县同最邻近省会或直辖市的距 离、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乡村人口3类因子交互作用下的解释力最高;从各维度对示范县空间分异的综合解释力 上看,区位交通是影响示范县空间分异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有助于识别我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分布规律,对于合 理调配资源、优化乡村振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地区某地块地下水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2024, 44(22): 96-9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19
    摘要 ( )   PDF(2930KB) ( )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以华南地区某固体废物处 置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结采表明,地块内地下水中氨氨、硝酸盐、总硬度、铅、 铁、锰共6个指标超过V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5倍、0.17倍、0.63倍、1.45倍、15.55倍、2.08 倍。总硬度、硝酸盐、铅3项指标超标可能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氨氦、铁、锰3项指标超标可能与区域地质背 景、企业生产活动等综合因素有关。建议定期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捉高土壤地下水 污染防治工作意识,加强地下水管理,严禁地块内人员直接接触和饮用地下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雷达联合判识农业生产关键期冰雹天气过程的研究
    2024, 44(22): 100-10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0
    摘要 ( )   PDF(3250KB) ( )  
    双雷达是指CINRAD/CC-D型C波段双线偏振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以下简称双偏振天气雷达) 和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配备GTS14型数字式探空仪)(以下简称L波段探空雷达)。本文选取2024年6 月8日长春地区双偏振天气雷达和L波段探空雷达观测资料,结合长春地区农安、榆树、九台、公主岭等部分相 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以下简称人影作业站)防雹作业数据,对大气层结状态、大气温度露点差(以下简称T -T)、大气水汽饱和程度进行解析,并结合双偏振天气雷达回波强度Z、速度V、差分反射率因子DR、传播相 位差分KDP、差分相位DP、回波相态、垂直剖面RⅢ等物理量进行联合分析。结论:强对流云团不一定是冰 雹云;冰雹云一定是强对流云团;双雷达联合观测可有效把握大气垂直气象要素分布状况、大气水汽饱和度、云 中水凝物分布等信息,从而判识冰雹云天气过程,为科学防雹作业、减少冰雹灾害损失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4(22): 104-10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1
    摘要 ( )   PDF(1971KB) ( )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准确评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并提 高评估方法适用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中结合相和扩散 相材料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近年来DGT技术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以研究元素从固相到液相的解吸动力学,成功 评估了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且由不同材料制备的结合相和扩散相可以有针对性地测定不同的元素。 开发高结合能力且绿色的结合相是未来DG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4, 44(22): 108-112.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2
    摘要 ( )   PDF(3001KB) ( )  
    以汾河流域106个A级旅游景区为样本,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探究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A级旅游景区为聚集分布且分 布较为集中。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度不均衡,形成太原市区、榆次区西北部一个高核密度区和太原盆 地、晋南盆地两个次核密度区。从整体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密度整体呈现中游 较多、下游次之、上游较少的整体特征。影响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区位交通、 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政策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调数据的沿海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2024, 44(22): 113-11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3
    摘要 ( )   PDF(1712KB) (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简称ESV)评估可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规划捉供科学依 据。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根据东营市垦利区2018一2020年社会经济数据,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当量,利用ArcGIS对ESV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垦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垦利 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17.30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的地类是水域,其贡献占比为93.82%,单 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高的是调节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盐胁迫下月季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2024, 44(22): 117-12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4
    摘要 ( )   PDF(1724KB) ( )  
    月季(Chinese Rose)因其卓越的观赏与经济价值,在全球园艺领域得到了广泛栽培。然而,近年来土 壤盐渍化现象的加剧,使得月季生长发育不良,观赏价值变差,由此产生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探究这一环境问 题如何影响月季生长以及未来利用那种方式来解决这一现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月季在盐胁迫下的研究动态。主 要涵盖盐胁迫对月季形态变化、生理生化、分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了减轻盐胁迫影响的有效策略,为未来对月 季耐盐性进行研究并开发出耐盐品种提供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丰山风景区早春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4, 44(22): 121-124.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5
    摘要 ( )   PDF(1995KB) ( )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佳木斯市四丰山风景区的早春植物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丰 山风景区共有早春植物资源22科44属66种,优势科为毛茛科,优势属为茧菜属;区系分析显示,科的分布类 型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占63.64%,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占比68.18%;生长型和生活型特征, 以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占87.88%;花色与花期的二维关系统计表明,黄色花的种类分布最广泛,占到100%。本 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增加早春城市绿化美化利用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 料,为早春植物的保护、利用和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2024, 44(22): 125-13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6
    摘要 ( )   PDF(3368KB) ( )  
    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演变的影响,对长株潭绿心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995一2020年长株潭绿心区及其3km缓冲区的生境质量(HQ)和景观美学(LA)2 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对比,以期为长株潭绿心的生态管理和空间规划捉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 持。结果表明:26年间,研究区HQ呈下降趋势,呈东北高,西部和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LA呈上升趋势, 在绿心政策实施前,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实施后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绿心区的LA 与HQ都高于绕冲区。在绿心区HQ与LA的协同关系乡镇占比上升,且以高高协同为主,主要发生在东北部; 权衡关系的乡镇占比下降,主要发生在绿心中部。缓冲区协同关系的乡镇数量下降,且以低低协同为主,主要发 生西北、西南和东南部,权衡关系的乡镇数量上升,主要发生在缓冲区南部和东北部。影响HQ和LA关系的最 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面积和高程,其次是绿心保护政策、温度和降水等,绿心保护政策抑制了绿心禁开区内Q 与LA的权衡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空间句法的傈僳族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2024, 44(22): 131-134.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7
    摘要 ( )   PDF(2262KB) ( )  
    傈傈族村落是传承民族精种、展示民间智慧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空间形 态。为研究傈傈族村落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本文以撒坝子村为例,运用空 间句法理论,通过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指标定量分析撒坝子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村落空间形态 与其村落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采,提出撒坝子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为其 他民族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22): 135-13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8
    摘要 ( )   PDF(3457KB) ( )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苗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社区公共空间活力作为人群认知 与环境质量的外化表现至关重要。本文以空间、活力为切入,点对苗国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访谈的方 式获取研究数据,运用休憩行为观察法(SOPARC)得出苗固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现状。以苗固社区内8个公共空 间的人群为例进行了无干扰式观测,对空间活动人口的年龄、主要聚集地,点和对应活动类型进行分析,然后将相 关数据输入ArcGIS平台进行记录,再通过SPOARC观察技术收集老旧社区各公共空间人群在各个时段的活动信 息、活动种类及各类活动中的人群特性等数据。使用A?GIS软件对人群聚集情况进行了核密度可视化展示和定 量评估。为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优化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陕北黄土高原贫困农户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关系研究
    2024, 44(22): 140-14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29
    摘要 ( )   PDF(1771KB) ( )  
    贫困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致力于消除贫困、捉升民众生活水平,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是社会 主义的核心追求。为了探究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这2种识别手段是否能对农户的贫困状况给出一致性的评估,通 过对陕西佳县514户贫困农户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两种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农户 收入贫困、多维贫困所占比例分别为31%、45%,二者识别出的贫困农户比例约有14%的差异;收入贫困与多维 贫困的重合率为56%,其覆盖人口偏差高达44%,因此测度方法的选择在贫困识别中更为重要;风险因素是决 定农户面临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状况最为关键的因素。农户资产越低、储蓄越少、户主年龄越大且健康状况越差 越有可能成为“赤贫农户”,获得政府补助收入可以有效削减农户收入贫困,但对农户的多维贫困影响甚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农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农地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4, 44(22): 147-152.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0
    摘要 ( )   PDF(1794KB) ( )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合肥市814份农 业转移人口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讨工资满意、发展感知、工会参与、日均工 作时间、社会保险种数、合同签订等非农就业质量因素以及农地依赖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 制。研究发现:工资满意、发展感知、工会参与等变量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日均工作时 间和农地依赖显著负向影响市民化意愿。农地依赖在工资满意与市民化意愿之间以及发展感知与市民化意愿之间 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满意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发展都可有效降低农业转移人口 的农地依赖程度,进而间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据此,提出持续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扶持、完善 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等方向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村以地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 44(22): 153-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1
    摘要 ( )   PDF(1713KB) ( )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特别是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数量增多,农村老龄化问题亟待解 决,在此背景下,“以地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围绕吉林省农村“以地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展开分析,现 阶段在整合土地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土 地流转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等困境,同时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建 设、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高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协同参与等政策建议,以推动吉 林省农村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定制生产烟叶种烤分离模式研究与评价
    2024, 44(22): 156-15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2
    摘要 ( )   PDF(1908KB) ( )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叶“种烤分离”模式的经济效盖,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法,探索了“种植大户+企业生 物质燃料专业烘烤”这一新型种烤分离模式的应用效果。分别对烟叶种植和烘烤2个阶段的投入成本和烟叶产质 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种植大户+企业生物质燃料专业烘烤”这一新型种烤分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种植大 户的规模优势,提高烟叶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和风险,同时,企业通过采用优质生物质燃料和设备,降低了 运营成本和风险。本研究利用废弃烟杆制备生物质燃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该模式具有科学合理、节能环保 和提质增效等优,点,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助力吉林乡村振兴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2024, 44(22): 160-16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3
    摘要 ( )   PDF(1717KB) ( )  
    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在吉林省也非常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农业、农村发 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立足全省农业农村农民实际,依托自身农业 科技及成采优势,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推吉林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 代化和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保险对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
    2024, 44(22): 164-17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4
    摘要 ( )   PDF(1763KB) ( )  
    在探讨推动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多元化策略中,绿色保险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讨绿色保 险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选取 2008一2022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绿色保险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实际效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绿色保 险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区域位置和能源消耗下的异质性。研究结采表明:绿色保险发展可以有效降低碳 排放;产业结构对绿色保险促进碳减排具有中介效应;东部组、能源消耗低组相对中西部组、能源消耗高组绿色 保险促进碳减排更为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和完善绿色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增强风险 管理能力,采取多项措施,创新风险分散方式等推动绿色保险的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 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家风家训文化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优化探究
    2024, 44(22): 171-17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5
    摘要 ( )   PDF(1745KB)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承载中华 文化、中国精种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家庭建设和社会风气的 关键元素。然而,当前乡村家风家训文化面临主体流失、意识淡湾、载体缺乏的发展困境,难以持续为乡风文明 建设提供充沛动能。以唤醒主角意识、营造社会氛围、构建系统链路的举措,能够有效激活乡村家风家训文化的 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4, 44(22):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30036
    摘要 ( )   PDF(4339KB) ( )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就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技能要求,采用 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种子繁育员、种子营销员和种子检验员三大核心岗位模块化课程体 系,采用生产现场“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模式安排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并对实践 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可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