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19): 116-120.DOI: 10.19754/j.nyyjs.20221015029
郭杨
出版日期:
2022-10-17
发布日期:
2022-10-15
作者简介:
郭杨(1982-),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与管理。
Online:
2022-10-17
Published:
2022-10-15
摘要: 水环境质量预测对于提供水质变化早期预警,通过提前采取行动从而减轻污染至关重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河流水质主要指标浓度进行预测,并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通过模型验证结果可以看出,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氨、总磷的预测误差均满足水质预测的精度要求,预测值与实际值保持很好一致性。表明灰色模型可应用于河流水质预测且结果较为准确,可为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中图分类号:
. 基于GM1,1模型的河流水质主要指标预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19): 116-120.
[1]Liang Z Y,Zou R,Chen X,et al.Simulate the Forecast Capacity ofa Complicate Water Quality Model Using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 Approach [J].Joural of Hydrology,2020,581:124432. [2]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 -01/24/content_5670173.htm.2021-12-28. [3]嵇晓燕,杨凯,陈亚男,等.基于ARIMA和Prophet的集成学习模型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OL].水资源保护:1-11[2022-07-10].http://kns.cnki.net/kems/detail/32.1356.TV.20211008.1634.022.html. [4]郑淏,薛惠锋,冯海涛.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表水污染指标短期预测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6,34(03):162-170. [5]童俊.基于SVR-ARIMA组合模型的金泽水库氨氮预测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04):4-7. [6]唐亦舜,徐庆,刘振鸿,等.基于优化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模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8(03):94-100. [7]成浩科,沈菲.基于随机森林的河流总磷预测模型及影响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03):62-67. [8]邓聚龙.社会经济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84(06):48-61. [9]苗成林,周宏.基于灰色模型的水质预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2):126-128. [10]赵雪松.基于灰色模型的营口地区水库水质预测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20(09):50-52. [11]胡祉冰,逄勇,宋为威,等.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GM(1,1)在秦准河水质预测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19,38(01):117-119. [12]马景,武周虎,邹艳均,等.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南四湖水质预测[J].水资源保护,2021,37(05):153-158.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