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1): 9-12.DOI: 10.19754/j.nyyjs.20230115003
郑润博 汪丹 王梦圆 谭旭辉 艾伦强 何银生 李宇 闫加力 罗凯 何美军
出版日期:
2023-01-13
发布日期:
2023-01-15
作者简介:
郑润博(2000-),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食品科学;通讯作者闫加力(1988-),工程师。研究方向:富硒产业发展。
基金资助:
Online:
2023-01-13
Published:
2023-01-15
摘要: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之一,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白藜芦醇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老化、抗癌、护肝等诸多保健功效,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从桑葚的种苗繁育与栽培、活性成分的功效、提取及深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综述,明确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产业瓶颈问题,以期 促进桑葚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桑葚产业的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 药食同源桑葚的营养保健作用与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1): 9-12.
[1]曹侃.桑葚药理研究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9):36-40. [2]周吴.桑椹子化学成分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王强,王睿,王存,等.桑葚多糖调节血糖代谢及体外抗氧化效果研究[J].食品科学,2014,35(11):260-264. [4]阎芙洁.桑葚花色苷对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5]薛宏坤,李鹏程,钟雪,等.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桑葚花色苷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20,41(15):96-104. [6]金红艳,刘倩,何为,等.桑葚花色苷对乳腺癌裸鼠肿瘤组织中VEGF、p53及K67表达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8):5455-5458. [7]张新灿,郭浩然,张静,李小定.桑葚干和桑葚酒中花青素稳定性分析[J/0L].食品研究与开发:1-10[2022-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231.TS.20220621.1331.002.html. [8]王蕊,林森,吴腾飞,等.白藜芦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21,27(03):333-336. [9]朱翠玲,陈铭,汪孟涵,等.桑葚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及机制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7,33(04):61-66,37. [10]沈国新.不同生态型果桑品种的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C].全国桑柞茧丝新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中国丝绸协会,国家茧丝办公室,2004:79-84. [11]叶青雷,李志,张静,等.双层双基质扦插营养钵桑树绿枝扦插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01):87-89. [12]王新娥,郑百芹,武相宏,等.棚室桑葚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22(03):155-157. [13]曹海肃.青海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桑葚栽培技术总结[J].农技服务,2017,34(10):28. [14]景荣琴,熊清平,景怡。响应面法优化桑葚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04):570-574. [15]唐长波,刘臣.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桑葚多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8):12-15. [16]冯斌,朱保昆,廖头根,等.高效提取桑葚多糖的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2014,35(04):8-11. [17]黄琼.桑葚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07):81-84. [18]陈琼玲,薛霖莉,樊迎,等.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渣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06):836-839,856. [19]彭兆康,时小曼,宋丽坤,等.响应面法优化冀桑1号、冀桑3号桑葚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18,33(04):415-422. [20]张婉迎,杨俊杰,杨松,等.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J].食品工业,2018,39(08):128-133. [21]李丰廷,邹波,徐玉娟,等.真空冷冻与热风联合干燥对桑葚干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11):129-137. [22]徐丽萍,杜宝磊,李春阳,等.桑葚汁复合酶法制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8):165-169 [23]孔燕,秦凡平,覃俊,等.不同酵母对桑葚酒品质的影响及菌株筛选[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22):64-70 [24]王超萍,蒋锡龙.红曲桑葚酒的酿造技术[J].食品工业,2019,40(02):51-55. [25]汪晓琳.双菌株混合发酵生产桑葚果醋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42(07):100-105. |
[1] | . 地形约束下的地块级水稻分层提取方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8. |
[2] | . 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中青稞生长及砷积累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4-19. |
[3] | . 甘南高原春油菜种子存放年限对发芽特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20-23. |
[4] | . 宁夏番茄地田间杂草携带主要病毒检测及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24-29. |
[5] | . 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30-33. |
[6] |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34-37. |
[7] | . 黔西北山区稻鸭共作绿色高效技术集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4. |
[8] | . 遵义地区中药材质量安全研究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8. |
[9] | . 花生油的感官评定[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5-8. |
[10] | . 水热裂解有机肥对沙化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13. |
[11] | . 节水控盐条件下不同膜下滴灌施肥量对景电灌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4-16. |
[12] | . 秸秆还田和灌既制度对黑龙江省高粱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7-20. |
[13] | . 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对土壤物理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21-25. |
[14] | . 探讨乳化剂对复合凝聚法形成微囊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26-31. |
[15] | . 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前景[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32-3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