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3): 15-18.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4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晁代顺 曹欢 李建武
出版日期:
2024-07-15
发布日期:
2024-07-15
作者简介:
晁代顺(1999-),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通讯作者李建武(1982-),男,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土壤污染修复与地球化学。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7-15
Published:
2024-07-15
摘要: 因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茶园土壤酸化、茶叶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 究了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腐殖物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生物质炭添加量在 短期内可以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土壤C0,的排放,在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下,土壤呼吸速率随添加量的升高 而降低。生物质炭添加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碳含量,并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 胡敏素碳含量也明显增加,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富里酸和胡敏酸碳含量并无显著影响。
中图分类号:
.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5-18.
[1]沈星荣,汪秋红,吴洵,等.充分发挥茶园碳汇功能,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8):254260. [2]张敏,陈永根,于翠平,等.在茶园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估算[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9(06):687-694. [3]郑蓉蓉,徐学荣.中国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8):340-343 [4]孙小祥,杨桂山,徐昔保.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33(08):2072-2077. [5]王加真,王财金,杨爽,等.茶树枝生物质炭对贵州省茶园土壤改良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22):188-189. [6]陈斐杰,夏会娟,刘福德,等.生物质炭特性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与作用机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01):161-172 [7]赵婷婷,刘蕾,柳新伟,等.牛粪配施生物质炭的土壤碳净变化率和腐殖物质组成研究[J].土壤学报,2021,58(03):619-627. [8]贾永贵,王俪梅,段淑娟.茶园土壤改良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7(08):232-235. [9]高立旦,何志华,柏明娥,等.油茶成龄低产林种群的产量结构与改造对策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06):35-38. [10]李荣林,唐君,艾仄宜,等.香草提取物和植物精油增强茶树抗逆能力的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11-117. [11]郑慧芬,吴红慧,翁伯琦,等.施用生物炭提高酸性红壤茶园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12(02):68-74. [1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3]曹坤坤,张沙沙,胡学玉,等.生物质炭影响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J].环境科学,2020,41(11):5185-5192. [14]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5]孙昭安,朱彪.农田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量化方法[J].环境科学,2023,44(12):6857-6868. [16]王小彬,武雪萍,赵全胜,等.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1):2284-2293. [17]窦森.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04):538-547. |
[1] | . 不同形态硒肥对葛根硒含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3. |
[2] | . 贵州主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分析及质量水平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4-8. |
[3] | . 贵州烤烟化学特征组分与感官品质典型相关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7. |
[4] | . 青稞烤肉粉在烤五花肉中的应用工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2-17. |
[5] | . 茶树CsABF3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胁迫下功能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8-21. |
[6] | . 名贵中药川贝母的植物来源之一太白贝母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22-25. |
[7] | . 脱落酸的发酵法生产及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35-37. |
[8] | . 外部环境技术认知生计资本与棉农数字技术采纳意愿[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26-130. |
[9] | . 城市化对紫茎泽兰生长及化学防御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1-5. |
[10] | . 昆虫性诱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诱导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6-10. |
[11] | . 不同强弱筋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11-15. |
[12] | . 岱岳区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1): 16-19. |
[13] | . 黑木耳新品种延农科2号DUS自主测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0): 1-7. |
[14] | . γ一氨基丁酸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0): 12-14. |
[15] |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9): 1-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