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7): 82-86.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9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路昌 王之语 郭沁林 尚健 孙增禹 蒋文娜
出版日期:
2024-09-15
发布日期:
2024-09-15
作者简介:
路昌(1990-),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转型及碳排放效应。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9-15
Published:
2024-09-15
摘要: 实现粮食生产碳平衡对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农业碳减排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算山东 省黄河流域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运用碳生态承载系数(ESC)衡量区域粮食生 产碳平衡,结合互动弹性指数(E)分析碳生态承载系数与碳经济贡献系数(ECC)的时空互动关系,以此进 行粮食生产碳平衡分区。结果表明:2000一2020年研究区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各地市 粮食生产碳收支存在U型、倒U型和稳步上升3种趋势类型;研究期内各地市粮食生产碳平衡能力均有所提高; 各地市粮食生产经济效率均逐年上升;研究区碳平衡分区存在A型、B型、C型和D型4类,各分区内粮食生产 经济效率均捉升,但碳平衡能力变化各不相同,其中A型和D型区域粮食生产碳平衡能力捉升空间均较大。
中图分类号:
. 山东省黄河流域粮食生产碳平衡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7): 82-86.
[1]高培勇,樊丽明,洪银兴,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J].管理世界, 2022,38(06):1-56. [2]张青青,曲衍波,展凌云,等。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动态演进 及驱动效应[J].地理学报,2023,78(09):2186-2208. [3]吴超超,高小叶,侯扶江.黄土高原一青藏高原过渡带农户生 产系统的碳平衡[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10):3341- 3350. [4]李咏华,高欣芸,姚松,等。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区碳平衡压 力与新型城镇化脱钩关系[J].经济地理,2022,42(12): 72-81. [5]倪剑波,郭鑫,高瑞,等.黄河流域(山东段)工业用地错配 时空格局与应对策路[J].规划师,224,40(02):137-144. [6]Tu Y,Wu S B,Chen B,et al.A 30m annual cropland dataset of China from 1986 to 2021 [J].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2024, 16(05):2297-2316. [7]王菲,曹永强,周蛛含,等。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区植被碳汇估 算及其气侯影响要素[J].生态学报,2023,43(06):2501- 2514. [8]陆汝华,王文轩,曹强,等。.稻麦复种模式下氮肥与稻秸互作 对小麦产量和N,0排放影响及推荐施肥研究[J].作物学报, 2024,50(05):1300-1311. [9]彭立群,张强,贺克斌.基于调查的中国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 排放清单[J].环境科学研究,2016,29(08):1109-1118. 10]Yu Y Q,Huang Y,Zhang W.Projected changes in soil organiccarbon stocks of China's croplands under different agricultural managements,2011-2050 J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13,178:109-120. [1]尹钰莹,郝晋珉,牛灵安,等.河北省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 碳循环及碳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6,38(05):918 -928. [12]童荣鑫,梁迅,关庆锋,等.2000-2020年中国陆地土壤碳 储量及土地管理碳汇核算[J].地理学报,2023,78(09): 2209-2222. [13]谷家川,查良松.皖江城市带农作物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507-1513. [14]刘志华,徐军委.“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公平性及其 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3,43(01):92-100. [15]罗红.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与脱钩弹性关系分析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16]王之语,路昌,蔡雪芹,等。黄河流域山东段“空间-经济- 人口”碳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互动关系[VOL].环 境科学:1-15[2024-06-08].htps:/doi.org/10.13227/ j.hjkx.202404053. |
[1] | . 贵阳市交通系统碳排放影响因子分解实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91-96. |
[2] | . 基于生态红线的湿地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51-55. |
[3] | . 地表基质调查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支撑的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56-61. |
[4] | . 滦河口北戴河海岸线及生物栖息地变化特征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84-87. |
[5] | . 探讨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水土防治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88-93. |
[6] | . 祁连山国家公园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94-98. |
[7] | . 喀斯特地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99-104. |
[8] | . 夏季防城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05-109. |
[9] | . 松花江流域生态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77-80. |
[10] | . 基于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检测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81-85. |
[11] | . 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定量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86-90. |
[12] | . 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生态分区优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91-97. |
[13] | . 不同类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98-101. |
[14] | . 衡阳市农业碳排放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02-108. |
[15] | . 平凉市城郊型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特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09-11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