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拓面增量-盐碱地种草改良现状及对策
    2024, 44(17): 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1
    摘要 ( )   PDF(1814KB) ( )  
    盐威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本文分析了东北苏打盐碱区、黄淮海-滨海盐威区和西北复合盐碱区的种草改良现状,指出了当前盐碱地 种草改良存在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改良对策,包括开发耐盐成高产新品种、建立良繁体系、采取合理的土 壤改良措施以及加强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同时,强调了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在盐成地种草改良中的重要性。盐碱 地种草改良将为我国践行“大食物观”、守护“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小麦种质苗期抗旱性筛选
    2024, 44(17): 5-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2
    摘要 ( )   PDF(2787KB) ( )  
    本试验鉴定了在干旱条件下,20个小麦材料的苗期抗旱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对小麦幼苗株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合色素 含量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干旱条件下各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参数材料进行抗旱性排序。结果表 明:干旱降低了小麦幼苗株高,增强了SOD、POD活性,捉升了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叶绿素、 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抗旱性排序为“晋麦111 号”>“运旱1818”>“晋麦47号”>“运旱1392”>“运旱20410”>“运旱805”>“运旱618”>“运旱 2152”>“运旱115”>“运旱2228”>“运旱2112”>“运旱2165”>“运旱1923”>“运旱22-33”>“运旱 1816”>“运旱2231”>“运旱1512”>“运旱2144”>“运旱2129”>“运旱2153”。研究为抗旱小麦新品种选 育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苍术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24, 44(17): 11-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3
    摘要 ( )   PDF(1829KB) ( )  
    苍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对苍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挥发油上,对其非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从苍术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三方面进行综述,为苍术多糖资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菌渣颗粒燃料的利用挑战及发展对策
    2024, 44(17): 15-2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4
    摘要 ( )   PDF(2109KB) ( )  
    本文通过检索并比较其他农林废弃物利用于颗粒燃料的研究,发现以食用菌菌渣制备颗粒燃料的学术期 刊鲜见,这与食用菌菌渣利用度较低相符合,但却与食用菌业庞大的废弃资源量极不匹配,因此本文简述了我国 菌渣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发展趋势,重点对菌渣制成颗粒燃料的资源化利用进行综述,在一系列挑 战和问题下,提升研发制备工艺技术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菌渣利用重视不足的思想观念,以及改善能源 消费结构,进而提高了其作为颗粒燃料原料的利用率,以期为进一步菌渣做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业化发展提供 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2024, 44(17): 21-24.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5
    摘要 ( )   PDF(1826KB) ( )  
    玉米化感作用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抑制玉米植株周围杂草生长、抵 抗土壤病原菌侵袭、预防虫害等方式增强玉米抗逆性。但玉米化感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其可以引发玉米连作障 碍,影响间作模式下其他作物或轮作模式下后茬作物的生长。深入研究玉米化感作用有助于构建合理的玉米种植 及间作或轮作技术方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玉米化感物质是玉米化感作用的核心,系统分离鉴定玉米化感物质 有助于发现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并通过结构修饰与活性评价开发新型绿色农药原药,助力农产品安全与农业生 态系统保护。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玉米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可为玉米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相关理论 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侧深配方施肥量对机插水稻效果的初探
    2024, 44(17): 25-27.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6
    摘要 ( )   PDF(1801KB) ( )  
    本研究采用水稻机插侧深施配方肥技术,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华浙优20”产量构成因素和土壤理化性 质的影响,以进一步完善适合本地籼稻种植大户的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机械侧深配方施肥方式较常规和 测土配方表面施肥能有效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捉高产量。在基肥采用汉枫缓释肥侧深施4kg·667m2, 分蘖肥追施速效尿素,孕穗期施用尿素加氯化钾的施肥模式下,随着施肥量减少,处理T3~T5产量无明显差异, 其中处理T4在总氨减少0.5kg条件下,产量最高达640.97kg·667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硒化高分子多糖的研究进展
    2024, 44(17): 28-31.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7
    摘要 ( )   PDF(2482KB) ( )  
    硒多糖是高分子多糖在生物体内或通过人工方法在体外与硒化试剂反应得到的硒化产物,兼有硒元素和 高分子多糖两者所共同具有的生理生化活性,在药物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内外界环 境因素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硒多糖种类少、硒含量低、空间结构复杂。通过化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硒多糖兼备了 天然硒多糖的诸多生理生化性质,同时可按照实验设计控制和提高硒元素含量。因此,寻找高效、低能耗的硒多 糖合成方法是目前至今后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从植物转化法、微生物转化法、化学合成(无机硒试剂合 成硒多糖、有机硒多糖的提取)总结了多糖的制备方法,旨在为高分子多糖的制备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绿肥和酵素菌肥对水稻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2024, 44(17): 32-36.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8
    摘要 ( )   PDF(3010KB) ( )  
    绿肥和酵素菌肥作为传统化肥的替代品,对提高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绿肥和酵素菌 肥对水稻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在苏州市选取3种绿肥-水稻轮作(首蓿-水稻、油莱-水稻、紫云英-水稻)和3 种酵素菌肥,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全碳、有机碳及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肥一水稻轮 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碳含量和有机碳含量。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首蓿-水稻轮作处理的土壤全碳含量增加了 16.11%,油莱-水稻轮作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5.68%。酵素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碳和有机碳含 量,其中以接种光合细菌的酵素菌肥B效果最佳,分别使土壤全碳和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1.75%和26.05%。油莱 -水稻轮作同时施加酵素菌肥B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5.03±0.30g·kg。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 明,土壤全碳含量的变化受到土壤碱解氨和速效钾含量共同正向调控(R=0.548)。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土壤碱解 氮和有效磷含量共同影响(R2=0.483),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在苏州水稻种植区,建议采用油莱-水稻轮作同 时施加酵素菌肥B代替传统化肥,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实现绿色低碳农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耳环药材中禁用农药残留状况研究
    2024, 44(17): 37-41.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09
    摘要 ( )   PDF(1831KB) ( )  
    对猴耳环药材中33种禁用农药残留的现况进行研究。以回收率为评价指标,从Q如EChERS法和固相萃 取法中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0批猴耳环药 材中33种禁用农药的残留量。在2种前处理方法中,QuEChERS法为最佳前处理方法。20批猴耳环药材中仅检 出氟虫肪和甲拌磷2种农药,其中氟虫腈有2批检出,其残留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甲拌磷有6批检出,其 中2批符合《中国药典》规定,4批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所用测定方法可靠。猴耳环药材中甲拌磷不合格 率达20%,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取祥样方法对湿地植物调查准确度影响的探究
    2024, 44(17): 42-4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0
    摘要 ( )   PDF(2205KB) ( )  
    为了探究不同的取样方法对湿地植物调查准确度的澎响,同时为狮河湿地监测提供适合方法,本次研究 通过对信阳市浉河大坝至京广高速下游区域使用不同的取样方法来调查植物种类和丰富度。在2024年3一5月运 用样线法和2种样方法共设置60个样方,共记录植物24科57属67种。研究发现,在样线1和样线3中等距样 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相对于随机样方高且与样 线的3个指数接近,因此,样线1和样线3的湿地植被调查运用等距样方法较为合适,而样线2的湿地植被调查 运用随机样方法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基于PLC控制的取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2024, 44(17): 46-5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1
    摘要 ( )   PDF(3741KB) ( )  
    针对目前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取苗频率低,取拔苗工作效采不理想,而取苗装置作为全自动移 栽机的核心部件,已成为全自动移栽机械发展的瓶颈,为实现高频率、高质量的取苗作业,按照农艺要求设计了 一种机电一体化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取苗装置,阐述了该自动取苗装置的结构构成及工作原理,对该取苗装置 进行了软件控制设计和硬件设计。对该取苗装置进行了预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取苗装置拔苗时间约为 0.4s,夹苗时间约为0.8s,单次取苗综合作业时间约为1.5s,作业过程稳定无抖动,基本满足高频率取苗作业要 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高密市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2024, 44(17): 5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2
    摘要 ( )   PDF(4521KB) ( )  
    为探索AE决策树模型和深度学习算法在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面潜能,以哨兵2号数据为基础数据 源,高密市为研究区,利用AE决策树模型、深度学习算法实现高密市冬小麦信息捉取,从影像提取细节、辅助 数据验证精度和随机,点验证精度三方面指标综合评价分析。结采显示:2种算法提取结果均较理想,其中A正决 策树细节提取结果更符合实际地物情况,捉取效果优于深度学习算法,更适合本研究区冬小麦提取,总体精度、 K即pa系数和辅助数据验证粉度分别为95.20%、0.90、89.02%;基于AE决策树法提取冬小麦面积可有效促进 遥感大尺度高精准捉取农作物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工程
    基于概率盒模型的林用电池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2024, 44(17): 56-61.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3
    摘要 ( )   PDF(2265KB) ( )  
    为评估林用狸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并识别潜在的故障和风险,对其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用 于指导电池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本研究将电池初始堆叠压力、端板厚度和垫片厚度作为不确定性变量,并描述为 非参数化概率盒模型。在双层代理模型构建过程中,基于K折交叉验证原理构建指示函数以度量深度学习模型 在候选样本,点的局部预测不确定性,并考虑候选样本,点与训练样本之间距离的影响,结合以上两因素制定主动学 习函数。在内层中构建原始功能函数响应关于3个输入变量的深度学习模型,停止准则采用基于主动学习函数而 制定的一个闵值。在外层中建立功能函数累积分布函数(CDF)边界所对应的辅助响应关于一系列标准均匀分布 变量的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借助于外层代理模型使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获得电池结构的失效概率上下边界。通过 双层深度学习代理模型方法,成功计算出电池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失效概率边界,明确了各不确定性变量对电池 结构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本文所捉出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有效评估了软包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其设 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掖市碳汇项目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2024, 44(17): 62-6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4
    摘要 ( )   PDF(2219KB) ( )  
    根据近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森林面积22044.62万m2,人工林面积继续位居世界首位。本研究 通过外业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张掖市境内碳汇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草本 层物种数以及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样区内>对照。同时,结合 张掖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因素,捉出巩固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酒泉冷凉区羊肚菌日光温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4, 44(17): 66-69.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5
    摘要 ( )   PDF(1807KB)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高品质羊肚菌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人工栽培羊肚菌技术要求较高,为 此,通过对酒泉冷凉区羊肚菌日光溫室人工栽培技术进行调查总结,并对溫室建造、品种筛选、菌种准备、播期 安排、播种、播后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酒泉乃至西北冷凉区羊肚菌设施化人工栽培 捉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萨迦隆子黑青稞提纯复壮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024, 44(17): 70-73.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6
    摘要 ( )   PDF(1809KB) ( )  
    通过对日喀则全市黑青稞种植情况调研发现,日喀则市黑青稞现状不容乐观,黑青稞种植普遍存在种植 面积少,种植范围较小,种子纯度偏低等问题。萨迦县为改变黑青稞种植现状,于2018年从山南隆子县大面积 引进了隆子黑青稞,但引进的隆子黑青稞在经过多年的推广示范过程中出现了混杂退化现象,本项目用3年时间 对萨迦县引进的隆子黑青稞采用二固制方法进行提纯复壮,筛选出纯度较高,性状稳定、整齐度较好的隆子黑青 稞种子,并在萨迦县獎立较为完善的黑青稞良种繁育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郁南无核黄皮优质高产栽培及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2024, 44(17): 74-78.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7
    摘要 ( )   PDF(1835KB) ( )  
    郁南无核黄皮原产于广东省郁南县,其果实无核、肉厚、酸甜适中,营养丰富,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本文介绍了郁南无核黄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对其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了展 望,以期为郁南无核黄皮的高质量生产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促进无核黄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北日光温室夏黑保果膨大技术试验
    2024, 44(17): 79-81.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8
    摘要 ( )   PDF(1799KB) ( )  
    夏黑成熟果单粒重在3.5g左右,若不进行膨大处理直接进行销售,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商品价值,附加 值更无从谈起。而夏黑的座果受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措施不当会导致座果不良。所以在夏黑葡萄生长过程 中合理使用适量的氯吡苯脲(CPPU)、噻苯隆、赤露素(GA3、GA,、GA)、6-苄氨基嘌岭(6-BA)等,可以 起到保果、膨大作用。如使用不当,不仅无法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反而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山东省黄河流域粮食生产碳平衡研究
    2024, 44(17): 82-86.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19
    摘要 ( )   PDF(2160KB) ( )  
    实现粮食生产碳平衡对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农业碳减排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算山东 省黄河流域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运用碳生态承载系数(ESC)衡量区域粮食生 产碳平衡,结合互动弹性指数(E)分析碳生态承载系数与碳经济贡献系数(ECC)的时空互动关系,以此进 行粮食生产碳平衡分区。结果表明:2000一2020年研究区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各地市 粮食生产碳收支存在U型、倒U型和稳步上升3种趋势类型;研究期内各地市粮食生产碳平衡能力均有所提高; 各地市粮食生产经济效率均逐年上升;研究区碳平衡分区存在A型、B型、C型和D型4类,各分区内粮食生产 经济效率均捉升,但碳平衡能力变化各不相同,其中A型和D型区域粮食生产碳平衡能力捉升空间均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氢氧同位素技术在干旱区酿酒葡萄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4, 44(17): 87-92.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0
    摘要 ( )   PDF(2282KB) ( )  
    探讨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解决干旱区制约酿酒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分利用率不 高并存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梳理植物水分利用研究历程及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成果,对比分析氢氧稳定同位 素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优势,初步探讨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酿酒葡萄水分溯源和利用策略方面的应用前景,并 提出今后研究思路框架。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确定酿酒葡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的重要方向:深入开展土壤类 型、作物品种、气候对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研究;建立氢氧稳定同位素计算模,精准分析酿酒葡萄整个生育期 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效率;基于土壤-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酿酒葡萄生理代谢特性、 植株茎流特征,提高分析精度,解决因分导致的数据偏移问题。为定量化分析酿酒葡萄水分利用策略,实现酿 酒葡萄水分优化配置和精准管理化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InVEST模型的广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2024, 44(17): 93-99.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1
    摘要 ( )   PDF(5708KB) ( )  
    生境质量高低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目前对广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空间关联特征 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土地利用数据与VEST模型,对广西1992一2022年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定 量研究。结果表明:30年间耕地、林地和水体为广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水体、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 积趋于稳定,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未利用地面积相对较少且分布较分散;广西生境质量均值呈逐年下 降趋势,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以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且面积不断减少,生境质量中值区变化趋势不明 显且以耕地为主,生境质量低值区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且面积不断扩大;广西生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特征,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生境质量空间集聚程度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生境质量时空 变化及其空间关联机制,可为广西生态环境修复与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鸡屎藤提取物对文昌鸡镉中毒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 44(17): 100-104.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2
    摘要 ( )   PDF(2437KB) ( )  
    为探索鸡屎藤提取物对文昌鸡镉中毒导致肾损伤的影响,将40只7日龄平均体重分为4组,对照组饲 喂基础日粮,鸡屎藤组在日粮中添加1%的鸡屎藤提取物,镉组在日粮中添加150mg·kg的氯化镉,镉加鸡屎 藤组在日粮中添加150mg·kg的氯化镉和1%的鸡屎藤捉取物。于试验第30天称量体重、采集血液检测抗氧化 指标;采集肾脏组织用于检测损伤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观察HE染色肾脏组织结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相比鸡屎藤组体重、生化指标、mRNA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差异;镉组与对照组相比,UA、Cr、MDA及ACE、 AGT、RNE、AGTR1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而体重、T-SOD和GSH-Px极显著降低;镉加鸡屎藤组与镉组相比 UA、Cr、MDA及ACE、AGT、RNE、AGTR1mRNA水平显著下降,体重、T-SOD和GSH-Px极显著升高;HE 染色结果发现对照组和鸡屎藤组肾细胞形态完整,镉组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核固缩和空泡变性,而较于镉 组,镉加鸡屎藤组细胞形态结构良好。结果表明,镉可诱导机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机体抗氧化功能和ARS系 统,鸡屎藤提取物能够改善镉导致的肾脏氧化应激及肾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牛肉标准的现状对比及建议
    2024, 44(17): 105-1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3
    摘要 ( )   PDF(1854KB) ( )  
    牛肉作为重要的肉类消费品,其质量标准对食品安全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在质量分级、理化指 标和污染物控制、微生物限量、产品认证4个方面比较了国内与国外主要牛肉生产国的牛肉质量标准,发现我国 的牛肉分级标准相对简单,接受度较低:检测方法和产品认证上与国际存在差异;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完善。从而 捉出了我国牛肉质量标准在细化分级、完善检测方法、加强认证体系等方面的建议,以提高我国牛肉在国内外市 场的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环保酵素处理牛蛙养殖尾水的试验研究
    2024, 44(17): 111-1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4
    摘要 ( )   PDF(2562KB) ( )  
    通过自制单一环保酵素和混合环保酵素,以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环保酵素处理牛蛙养殖尾水后色度、H、 COD。,、T-N和T-P各指标的变化,以探究环保酵素对牛蛙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为牛蛙养殖业尾水治理提供新 的方法,解决牛蛙养殖尾水处理难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1%的混合环保酵素对牛蛙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最 佳。0.1%的混合环保酵素在48h内可使尾水的色度下降;可使尾水的pH值更趋于中性7.0;可使尾水的C0Dc, 在48后达到排放标准;对尾水的T-N含量处理效果显著,可快速达到排放标准;可使尾水的T-P含量在4⑧h 后处于排放标准范固内。环保酵素能有效应用于牛蛙养殖尾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云南玉溪彝族传统村落的低碳智慧研究
    2024, 44(17): 115-12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5
    摘要 ( )   PDF(3023KB) ( )  
    随着“双碳”目标的捉出,碳乡融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彝族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汇 聚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智慧,聚落的营建过程中渗透着有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通过对彝族传统村落的 文化、村落选址、内部格局以及建筑营建方面蕴含的低碳智慧进行挖掘分析,并进一步梳理总结出符合现代乡村 实际现状与发展要求的低碳智慧策略:因地制宜的村落选址、依山就势的空间组织、适应气候的空间营建以及内 部循环的资源利用。以期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广大乡村的低碳发展路径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探析
    2024, 44(17): 121-126.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6
    摘要 ( )   PDF(3852KB) ( )  
    “文脉”的转向推动了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逻辑化、延续化和优质化。“人”社交是街区空间活化的需 求核心,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居民与街区空间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延续街区“文脉”传承与空间活化。以苏 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空间网络与“居民一空间”关系网络的语义模型, 利用双层网络嵌合的拓扑对比出平江路的可达性、资源分布、社区凝聚力还有待提升,需要实现街区空间可持续 发展的“具象”和“意象”的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民宿康养景观的疗愈功能研究
    2024, 44(17): 127-13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7
    摘要 ( )   PDF(2527KB) ( )  
    本文以海南民宿中的康养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海南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以及民宿与当地生活的融合两方面 分析了其独特场所精神,探讨了民宿康养景观疗愈功能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海南龙泉乡园(一期)项目为例, 分析了其各个功能分区的景观特点及其疗愈形式。研究发现,游客在海南的民宿景观环境中,通过视觉上对自然 景观的观赏、听觉上自然声音与人文声音的聆听、奥觉上芳香植物与香氛的嗅闻、触觉上自然材料与家居的使 用,以及情感上与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等方式,获得了多种感官的体验,达到身心疗愈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施药剂对刺梨果园白粉病食心虫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4, 44(17): 131-133.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8
    摘要 ( )   PDF(1796KB) ( )  
    刺梨果园白粉病、食心虫是影响果实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喷施吡唑醚菌酯与氨基寡糖素 组合、高效氟氟氰菊酯的刺梨果园为处理,不喷施药品的为对照。在刺梨展叶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分别 观察施药和对照刺梨白粉病的感染情况,在刺梨幼果期和刺梨成熟期调查食心虫的危害情况,并在刺梨采收期测 定刺梨果实大小、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品质,以研究喷施药剂对 刺梨果园白粉病、食心虫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吡唑醚菌酯与氨基寡糖素能良好防治刺梨白粉 病,在刺梨各个时期都显著减轻了刺梨叶片的感染程度,在幼果期防治效果最显著,效果达76.04%;喷施高效 氟氰菊酯的处理食心虫发生率显著降低,幼果期和成熟期的刺梨食心虫的发生率分别从22.5%、30%降低到 8.5%、12.5%;刺梨果园进行病虫害防治后,有利于刺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其中 刺梨结果数目、单果重、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 低,一定程度上增加刺梨采实的维生素C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规格梅在石家庄开放性公园绿地的应用实践
    2024, 44(17): 134-138.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29
    摘要 ( )   PDF(6020KB) ( )  
    我国“梅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抗寒梅花培育技术的日趋完善,梅花在我国北方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 用也越来越多,但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在北方城市中应用的梅树苗木通常以小规格为主,成景慢,景观效果欠 佳。石家庄市水上公园经过多年探索,将地径12m以上的大规格梅树应用在公园绿地,使梅景观在北方公园绿 地内的成型时间显著缩短,绿化造景效果立竿见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喀斯特山区农户经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2024, 44(17): 139-14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0
    摘要 ( )   PDF(3611KB) ( )  
    厘清农户整体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从微观角度探知农村经济情况。本文以贵州贞丰县小花江村为 调查对象,调查了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农户经济收入、生产经营、消费支出、投资结构等情况。研究表 明:农户收入虽有显著增加,但农户经济结构不平衡,收入来源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收入;农户消费支出仍以生存 性消费为主,消费层次还有待提升;农户投资结构由以生产性投资为主转为以非生产性投资为主,农户在非农投 资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农户的生活水平明显捉升,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降反升。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山区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配置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小院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4, 44(17): 146-151.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1
    摘要 ( )   PDF(2054KB) ( )  
    科技小院是一种科学研究与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农业领域的推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高质量的农业先进生产力。科技小 院的自身优势与功能使其能够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从内在机理上看,科技小院科技创新、效盖提 高、绿色转型、队伍壮大之“有”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之“需”相契合。从实现路径上看,要坚持和加强党 对科技小院的全面领导、坚持科技小院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劳动资料、拓展新型劳动对象以更好地赋能农 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4, 44(17): 152-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2
    摘要 ( )   PDF(1804KB) ( )  
    本文旨在探讨地理标志农产品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哈拉海珠葱为案例,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发展、品 牌建设、生态保护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贡献,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钻石模型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
    2024, 44(17): 156-16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3
    摘要 ( )   PDF(2004KB) ( )  
    “一村一品”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钻石模型对盘州市七官营村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七官营村茶产业在产业链延仲、品牌化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针 对性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种植、加强技术创新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推 动七官营村茶产业的发展,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筹推进江苏经济薄弱地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4, 44(17): 161-16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4
    摘要 ( )   PDF(1834KB) ( )  
    经济薄弱地区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经济大省和农业强省,江苏在脱贫攻坚 过程中对经济薄弱地区倾注了大量资源,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江苏也转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 在厘清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缺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生态保护与发展问题突出以及基层治理中农民主体性有 待加强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捉出了以下路径选择: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挥农民主 体作用;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坚持算好“生态账”和加强乡村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新内生力的河南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4, 44(17): 166-168.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5
    摘要 ( )   PDF(1800KB) (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乡村振兴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这是对 过渡期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群众稳定脱贫做出的重要判断。2023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 在继续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更要逐步转换发展动能,增强乡村脱贫地区的内生力。但如何 推进河南实现乡村振兴的持续和稳定,达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外源力量支持,还需 要乡村地区自我提升和自我觉醒的内源动力,达成内外协调的新内生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地方特色优势和可持 续发展动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视阈下基于隐性知识理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研究
    2024, 44(17): 169-172.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6
    摘要 ( )   PDF(2004KB) ( )  
    生态振兴已成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品增加价值实现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完善生态治理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从乡村振兴的研究视角,以兼具教育性和功能性的研学活动平台,作为助力乡 村逆转的重突破口。通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六堡茶、浙江省安吉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个案例,理论上 扩展“三生空间”研究范固,操作层面中以促生产、充分挖掘以传承乡村特色、完善保障机制为助力当地发展 的策略,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态共富的有机统一。旨在探索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积极作用,为推动乡 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一些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智能+时代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学建设重点与路径探究
    2024, 44(17): 173-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7
    摘要 ( )   PDF(2006KB) ( )  
    随着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加速信息化改革,“智能+”时代下探索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研活 动高质量发展应时而生。本文聚焦建设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现实需求,探讨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 室教学建设的重点,包括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及团队建设,提出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高质量发展的路 径,以实现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传统村落空心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 44(17):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9150038
    摘要 ( )   PDF(2206KB) ( )  
    传统村落在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展现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 征。然而,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传统村落面临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因此,通过实地调查、 遥感解译和统计分析,以三都县的咕噜村和野记村为例,分析了贵州典型传统村落空心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 果表明:这2个传统村落的人口和房屋空心化率均较高,且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和生计类型的空心化程度存在差 异。非农人口数、外出务工人数、距公路距离是影响贵州传统村落空心化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传统 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制定野鸡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