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9): 27-32.DOI: 10.19754/j.nyyjs.20250515006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基于BLUP与GGE双标图筛选苏南地区丰产稳产小麦品种

韩雪梅 曹敏旭 徐飞 亓春太 施林林   

  1. 1.苏州市吴中区种子管理站,江苏苏州215104;2.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江苏苏州215011; 3.苏州市吴中区农技植保推广站,江苏苏州215104:4.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苏州215155
  • 出版日期:2025-05-15 发布日期:2025-05-15
  • 作者简介:韩雪梅(1974-),女,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育种与品种推广:通信作者施林林(1982-),博士,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区域农业生态研究。
  • 基金资助: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项目编号:JAS[2023]115)
  • Online:2025-05-15 Published:2025-05-15

摘要: 苏南地区作为长江下游稻麦轮作核心区,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对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研 究多依赖单年单,点试验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2021一2024年苏州地区5个试验,点、24个小麦品种的区域联合试 验数据,联合应用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LUP)模型与基因型-环境互作(GGE)双标图,系统评价品种丰产性、 稳产性及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6728.2kg·m2,其中“扬麦34”平均实产最高,产量 达8117.7kg·m2。BLUP和GGE双标图有效校正了不平衡数据对评价的千扰,结合稳产性指数和优越指数 (WAASB和WAASBY),联合筛选出G5(“扬辐麦13”)、G12(“扬麦34”)、G13(“扬麦39”)、G14(“扬 麦45”)、G19(“镇麦16”)、G21(“镇麦21”)和G24(“镇麦29”)共7个丰产稳产品种,且“杨麦34” 表现最优,建议作为苏南地区优先推广品种。同时GGE双标图表明吴江(E4)为环境代表性最高试验,点,常熟 (E1)和昆山(E2)的品种区分力最强。未来需结合抗病性、生育期等多性状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 BLUP模型;GGE双标图;小麦品种筛选;丰产稳产性;苏南地区;基因型-环境互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