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11): 96-102.DOI: 10.19754/j.nyyjs.20230615023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西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邬燕廷 李强峰 刘宝尧   

  1. 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16;2.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3
  • 出版日期:2023-06-15 发布日期:2023-06-15
  • 作者简介:邬燕廷(1998-),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森林经理;通讯作者李强峰(1973-),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森林经理、林业遥感。
  • 基金资助: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国家森林背景下基于‘3S’技术对西宁市森林资源演变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21-SF-142)
  • Online:2023-06-15 Published:2023-06-15

摘要: 为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西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及规律,为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西宁市1990一2020年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划分城市景观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其他土地等6类,采用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指数法,定量分析西宁市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上,30年间除草地总量减少外,其余景观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一2000年草地向其他景观类型大量转出,2000一2020年主要为耕地、草地向建设用地持续转入;类型水平上,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是主要景观类型,空间上分布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破碎化持续增强且形状复杂,林地、草地、耕地破碎化减弱,向稳定的方向发展;景观水平上,西宁市景观抗干扰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各区县景观 斑块自然连通度较高,几何形状复杂度不高,除主城区外,总体上受人类活动的扰动程度较低,总体城市化水平 略低。

关键词: 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景观指数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