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4): 19-23.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5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陈海凤 周传猛 梁琳 甘冰 肖荣华 马志航
出版日期:
2024-07-30
发布日期:
2024-07-30
作者简介:
陈海凤(1982-),女,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栽培与示范推广;通讯作者周传猛(1990-),男,硕士,农艺师。
研究方向:水稻栽培与示范推广。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7-30
Published:
2024-07-30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 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13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8个性 状间变异系数排名依次为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株高>穗长>产量>结实率>全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 结果显示关联度排序为穗长(1.6665)>全生育期(1.6188)>有效穗数(0.8931)>株高(0.6970)>千粒重 (0.6461)>结实率(0.3167)>每穗总粒数(0.1964)。通径分析显示千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2),而间接 通径系数为负值(-0.9301)。以上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和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大。
中图分类号:
.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9-23.
[1]陈静,宁思尧.稻种资源保存数量居全国首位[N].广西日报,2023-07-26(005). [2]郭莹,李志瑛,翟荣荣,等.浙江省9个晚粳稻代表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24,65(04):756-759. [3]常幸远,祁玉良,扶定,余新春,申关望,陆云,余林闯,严德远,谷孟轩,胡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在两系杂交粳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杂交水稻,2023,38(05):26-31. [4]陈荣丽,李君保,周彦民,易红华.18个甜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种业,2024(01):77-81,87. [5]黄婷,周园园,龚奕杰,梁迎暖,倪琳琳,陈颖.昆山地区樱桃番茄新品种筛选试验及综合评价[J].中国种业,2023(11):77-84. [6]敏玉霞,张红岩,毛玉萍,陈玉花,刘玉皎.外引蚕豆种质资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种业,2023(10):75-79. [7]朱旭,胡卫丽,杨厚勇,许阳,韦保旭,郑青焕,杨鹏程,刘廷甫.南阳盆地直立型豌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中国种业,2022(03):66-71. [8]黄晓琴,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陈海凤,肖荣华.不同香型优质常规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种业,2021(09):62-66. [9]景芳,边芳,任生兰,刘彦明,陈富,南铭,张成君,刘阳.半干旱地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J].草业科学,2024,41(02):356-370. [10]马兴业,王平喜,吴向远,进茜宁,王辉,陈士林.玉米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和通径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03):7-13. [11]罗巍,周伟,王振国,李岩,宇闻吴,杨志强,余忠浩,李资文,周亚星.24份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综合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21-28. [12]李新娜,刘红,何孟霞,齐丽雅.利用2种方法分析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0):122-126. [13]钱建南,丁颖,李玉杨,倪正斌.14个水稻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39(05):37-41. [14]刘丽娟,刘延刚.鲁南地区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北方水稻,2021,51(04):1-5,38. [15]刘研,赵一洲,李鑫,张战,倪善君,毛艇,钟顺成,王诗宇.滨海稻区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及对产量的通径分析[J].北方水稻,2022,52(02):1-5. [16]梁琳,黄晓琴,周传猛,王彩先,李科冰,陈海凤,古彪,黄金勇.米粉加工专用型高产杂交水稻特优269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21):12-14 |
[1] | . 高山植物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4. |
[2] | . 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5-9. |
[3] | . 不同形态硒肥对葛根硒含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3. |
[4] | . 贵州主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分析及质量水平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4-8. |
[5] | .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5-18. |
[6] | . 黔西北山区经果林套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9-22. |
[7] | . 青风藤田间杂草种类危害特点调查及综合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23-25. |
[8] | . 南昌市油稻稻三熟制模式实践与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30-33. |
[9] | . 新型生物降解膜对烤烟的产质量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34-37. |
[10] | . 贵州烤烟化学特征组分与感官品质典型相关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7. |
[11] | . 青稞烤肉粉在烤五花肉中的应用工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2-17. |
[12] | . 茶树CsABF3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胁迫下功能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8-21. |
[13] | . 名贵中药川贝母的植物来源之一太白贝母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22-25. |
[14] | . 脱落酸的发酵法生产及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35-37. |
[15] | . 外部环境技术认知生计资本与棉农数字技术采纳意愿[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26-13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