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稻田甲烷是农业领域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稻田甲烷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 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我国农业减排固碳的重中之重,对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本文以辽宁省为 例,基于辽宁省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核算2011一2020年稻田甲烷排放量,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对2020年辽 宁省各地区稻田甲烷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稻田甲烷减排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1]唐志伟,张俊,邓艾兴,等。我国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特征与 减排途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04): 582-5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 两年更新报告[EB/OL].hlps://wvw.mee.gow.en/ywd/hjy- wmew/202312/WV020231229717236049262.pdf.2023-12-29. [3]江瑜,朱相成,钱浩宇,等。水稻丰产与稻田甲烷减排协同的 研究展望[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2,45(05):839-847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M].北京:北京统计出版 社,2021. [5]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辽宁统计年鉴2021 [M].北京:北京统计出版社,2021. [6]胡永浩,张昆扬,胡南燕,武拉平。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 综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31(02): 163-176. [7刀]邓颖慧,夏磊,刘慧,等。G省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J].安微农学通报,2023,29(Z1):109-113.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 [9]刘海燕,于胜民,李明珠。中国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 制优化途径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2022,14(05):22- 27. |
[1]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2]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3]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4] |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耕地碳汇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2-88. |
[5] | . 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9-95. |
[6] | . 基于G$的巴彦淖尔市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96-101. |
[7] | . 双碳目标下农业净碳排放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02-109. |
[8] | .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村庄分类与规划引导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0-112. |
[9] | . 耐盐碱根际促生菌的筛选[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3-117. |
[10] | . 乡村异质性视角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差异性实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94-100. |
[11] | . 基于POI数据的G219云南段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01-107. |
[12] | . 长株潭绿心保护政策对区域DVI时空演变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13-117. |
[13] | . 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时空分异及其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1-68. |
[14] | .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9-72. |
[15] | . 经济发达省域碳排放责任核算与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79-8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