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24): 113-117.DOI: 10.19754/j.nyyjs.20241230025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何雨潼 覃子权 何易 李小马
出版日期:
2024-12-30
发布日期:
2024-12-30
作者简介:
何雨潼(2000-),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通讯作者李小马(198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生态系统服务、风景林规划设计。
Online:
2024-12-30
Published:
2024-12-30
摘要: 为研究绿心地区的植被变化对其保护成效评估。本研究将“长株潭”绿心区定义为主要研究区域, 考虑保护区对周边环境溢出效应的影响,建立保护区外0~3km区域作为对比区。构建了基于倾向评分配比法对 每个区域进行了单独分析,通过对比绿心保护政策实施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来评估绿心保护 政策对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NDVI的变化趋势明显,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NDVI明显改善增加 14.5%,轻微改善增加15.5%,轻微退化从47.5%减少到23.0%,严重退化减少3.9%,植被变化向好的趋势发 展。在绿心保护政策的影响下,2013年后的植被覆盖整体上以改善为主,对禁开区、限开区、控建区3个管控 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相对于禁开区和限开区来说,控建区受到的保护强度相对较弱。
中图分类号:
. 长株潭绿心保护政策对区域DVI时空演变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13-117.
[1]曹明。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D],北京:中国环竞科学研究院,2021. [2]Nolte C,Agrawal A,Silvius K M,et al.Goverance regime and location influence avoided deforestation success of protected area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3,110(13):4956-4961. [3]Fenton B,Wang W,Pechacek P,et al.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 System for Conserving Tropical Forests:A Statistical Evalu- ation of Hainan Island,China [J].PLoS ONE,2013,8 (2). [4]Gaveau D L A,Epting J,Lyne O,et al.Evaluating whether pro- tected areas reduce tropical deforestation in Sumatra [J].Joural of Bi0g0 graphy,2009,36(11):2165-2175. [5]Unsworth R K F,Tang Z,Fang J,et al.Effectiveness of Protec- ted Areas in Maintaining Plant Production [J].PLoS ONE,2011, 6(4). [6]陈冰,刘方正,张玉波,等。基于倾向评分配比法评估苍山自 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成效[J].生物多样性,2017,25(09): 999-1007 []杨子.长株潭城市绿心土地利用对生态效益影响的动态分析 [J].建筑与文化,2019(11):140-141. [8]赵运林,黄田,李黎武,等.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生态服务功 能重要性评价一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J城市 发展研究[J].2010,17(11):125-128. [9]刘思华,罗杨,肖英。长株潭“绿心”的生态价值研究[刀 湖南社会科学,2011(05):125-127. [10]赵伟,高博,卢清,等.2006~2019年珠三角地区奥氧污染 趋势[J].环境科学,2021,42(01):97-105 [11]徐勇,戴强玉,黄雯婷,等.2000~2020年西南地区植被 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探究[J].环境科学,2023,44 (01):323-335 [12]杨玉莲,杨昆,罗毅,等.1998~2016中国八大经济区植被 覆盖对PM2.5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42 (11):5100-5108. [13]郭海宾,李朝奎,张瑞,等。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长株潭“绿 心”植被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23,38(04):111-118. |
[1] | . 乡村异质性视角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差异性实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94-100. |
[2] | . 基于POI数据的G219云南段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01-107. |
[3] | . 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时空分异及其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1-68. |
[4] | .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9-72. |
[5] | . 经济发达省域碳排放责任核算与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79-84. |
[6] |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模式及其前瞻[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85-88. |
[7] | . 长株潭绿心视觉美学质量及视觉异质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93-98. |
[8] | .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2): 104-107. |
[9] | . 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2): 108-112. |
[10] | . 东北边境县域的城镇化格局及其驱动力[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1): 62-67. |
[11] | . 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时空相关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1): 68-73. |
[12] | . 平凉市水土保持区划思路与成果分析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1): 74-78. |
[13] | . 基于可视化叙述性偏好法的社区绿道低碳出行环境评价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1): 79-85. |
[14] | . 基于随机森林的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1): 90-93. |
[15] | . 荒野保护视角下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多情景模拟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0): 83-9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