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2): 87-91.DOI: 10.19754/j.nyyjs.20250130019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

吕文强 吉冰倩 闵飘   

  1.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 出版日期:2025-01-30 发布日期:2025-01-30
  • 作者简介:昌文强(198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1142);贵州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2014]2114)
  • Online:2025-01-30 Published:2025-01-30

摘要: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原生林、次生林、灌丛和草地),采集0~30m的土样, 分析了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及其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中,表层土壤的有 机碳密度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密度逐渐下降;对于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 的为原生林(197.02t·hm2),其余依次为次生林(170.89t·hm2)、灌丛(136.66t·hm2)和草地(91.34t·hm2)。 以原生林土壤碳储量为参考,次生林、灌丛和草地土壤固碳潜力分别为26.13t·hm2、0.36t·hm2和105.6St·hm2, 表现出较大的固碳潜力。因此,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恢复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向原生林方向演替, 有望显著提高该区域的土壤固碳能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土壤固碳潜力;土壤碳储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