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3): 84-89.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8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邵帅 唐鑫行 崔佳
出版日期:
2025-02-15
发布日期:
2025-02-15
作者简介:
邵帅(1996-),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唐鑫行(1998-),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保护与治理;
通信作者崔佳(1985-),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2-15
Published:
2025-02-15
摘要: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复杂性关系, 对于促进地区低碳优化、国土空间治理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以2005一2020年4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基于格网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研究区域土地 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复杂性关系。结果表明:2005一2020年东北黑土区 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呈现整体较高的特征,高、重度风险区数量增长15.2%,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东 南部城市群,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兴安岭林区、河流流域地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较高,但 呈现降低趋势,由2005年718.16×10?元下降到2020年的714.6×10?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呈现出北部、西 部高,而中南部较低的特征;2005一2020年东北黑土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较强 的空间负相关关系,即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增加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空间上相关关系较强的 区域主要在研究区域北部、中南部城市群地区,其他外固区域相关关系不明显。
中图分类号: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1]杨光梅,李文华,闵庆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一国外学者观点[J].生态学报,2006(01):205-212 [2]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 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05):635-640. [3]王佳琪,邢艳秋,常晓晴等.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 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0L].环境科学,1-15[2024-01-28]. hps:/doi.org/10.13227/j.jkx.202311022. [4]杨绍微,刘建锋,旷远文,等。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 协同关系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J/0L].生态学杂志,1-12[2024-01-28].http://kns.cnki.net/kems/detail/21.1148. Q.20240110.1518.018.hl. [5]许静,刘慧.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评估与预 测[J].中国环境科学,2024,44(04):1863-1874. [6]赵恒谦,刘智,杨姿涵,等.2000一202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 务评估与多情景预测[JV0L].环境科学,1-22[2024-01- 28].htps:/doi.org/10.13227/j.hjkx.202307237. [7刀]冯琳,雷国平。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及权衡/协同关系时空 演变特征与功能分区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 (07):100-113. [8]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大 学,2010. [9]刘明达,蒙吉军,刘碧寒。国内外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J].热带地理,2014,34(02):248-258. [10]王海鲲,张荣荣,毕军。中国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一以无 锡市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06):1029-1038. [11]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 2011,33(04):597-604. [12]郑永超,文琦。宁夏自治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碳排放效应[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01):207-212. [13]汤峰,殷彦玲,张蓬涛,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高阳县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碳排放风险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19,26(04):265-271. [14]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等.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 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15, 30(08):1243-1254. [15]李丽,王心源,骆磊,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J].生态学杂志,2018,37(04):1233-1245. [16]张松林,张昆.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 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93-97. |
[1]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2]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3] |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
[4]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5] |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耕地碳汇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2-88. |
[6] | . 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9-95. |
[7] | . 基于G$的巴彦淖尔市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96-101. |
[8] | . 双碳目标下农业净碳排放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02-109. |
[9] | .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村庄分类与规划引导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0-112. |
[10] | . 耐盐碱根际促生菌的筛选[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3-117. |
[11] | . 乡村异质性视角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差异性实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94-100. |
[12] | . 基于POI数据的G219云南段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01-107. |
[13] | . 长株潭绿心保护政策对区域DVI时空演变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13-117. |
[14] | . 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时空分异及其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1-68. |
[15] | .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9-7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