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4): 103-107.DOI: 10.19754/j.nyyjs.20250228021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杨建强 简元菊 鲁媛媛
出版日期:
2025-02-28
发布日期:
2025-02-28
作者简介:
杨建强(1987-),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管理。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2-28
Published:
2025-02-28
摘要: 近年来,乡村空间的不合理规划导致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产生冲突,使得乡村生态 资源破坏、生产效率降低、生活环境恶化。本研究通过祸合“三生”空间适宜性的ANN-CA模型,对贵州喀斯 特山区的“三生”空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4个典型乡镇生产空间减少,生态空间增加。除龙场镇外,其 他3个乡镇生活空间增加,这与贵州喀斯特山区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增大、建设用地 大量占耕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喀斯特山区乡村空间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
. 基于ANN-CA模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村三生空间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03-107.
[1]陈清,刘朦,肖奎林,等.基于文献调研的国土空间研究发展 态势[J].地理空间信息,2023,21(11):137-140,144. [2]李安芹,王海玫,朱勇,等。江淮生态大走廊”三生空间”特 征及优化研究[J].自然资源情报,2023(12):31-38. [3]杨江州,熊军,陈洪,等。贵州喀斯特山区“三生空间”格局 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地质,2022,39(02):181-188. [4]罗艺晴.城乡融合引领下近郊型乡村“三生”空间优化重构研 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6):44-48. [5]涂雯,马理辉,冯喆。乡村振兴视角下“三生”空间格局演变 及优化策路一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J].水土保持 通报,2023,43(02):372-380. [6]沈佳欢,张亚平,殷碧雯,等.杭州大明山景中村“三生”空 间适宜性评价与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2022,20(06): 146-152. [7]张考,黄春华,王志远,等.基于DTTD-MCR-PLUS模型的 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一以长沙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42(24):9957-9970. [8]赵强,李家会,李小云.基于MSS模型的“三生空间”识别 与优化一以衡阳市为例[J].国土资源导刊,2022,19 (03):70-75. [9]赵寿露,李石华,许新惠,等.耦合MOP-FLUS模型的滇中 城市群“三生”空间格局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 (04):322-328. [1O]李红润,刘慧芳,王瑾,等.基于Markov--FLUS-MCR模型 的晋中市“三生”空间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 (10):267-276. [11]李嫒洁,叶长盛,黄小兰.基于CLUE-S模型的南昌市“三 生”空间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21,28(05):325-332. [12]杨丹丽,孙建伟,刘艳,等.路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 空间耦合特征分析一以七星关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22,29(02):337-344. [13]孟育霖,李立敏,李志民。黄土丘陵沟壑区特色村落“三生” 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一以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J].当 代建筑,2021(11):10-14.[14]张鹏,李庆.南昌市“三生”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与 预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0,37(06):60-75. [15]张新鼎,崔文刚,韩会庆,等.基于“三生”适宜性的典型 客斯特乡村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23,30(04):412-422. [16]黎夏,李丹,刘小平,等.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软件构 建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04): 1-5,15. [17]王娇娇,尹小君,苟贞珍,等.基于NSGA-Ⅱ和GeoSOS- LUS的客什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多目标优化[J].水土保持通 报,2022,42(04):179-187. [18]马伟波,赵立君,邹凤丽,等.基于微地貌约束的山区型特 色小镇“三生”空间布局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20, 33(12):2724-2733. [19]曹帅,金晓斌,杨绪红,等.耦合MOP与GeoSOS-FLUS模 型的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复合优化[J].自然资源学报, 2019,34(06):1171-1185. |
[1] | .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89-95. |
[2] | . 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96-102. |
[3]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4] |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
[5] | . 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11-115. |
[6]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7]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8] |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
[9]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10] |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耕地碳汇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2-88. |
[11] | . 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9-95. |
[12] | . 基于G$的巴彦淖尔市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96-101. |
[13] | . 双碳目标下农业净碳排放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02-109. |
[14] | .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村庄分类与规划引导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0-112. |
[15] | . 耐盐碱根际促生菌的筛选[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3-11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