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3): 90-96.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9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杨子晗 王颖
出版日期:
2025-02-15
发布日期:
2025-02-15
作者简介:
杨子晗(200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土与城乡规划;通信作者王颖(198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
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2-15
Published:
2025-02-15
摘要: 探讨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有助于为耕地向着更高效、绿色和集约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意 见。以东北三省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一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城乡融合水平和 耕地利用转型指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0年间 城乡融合水平和耕地利用转型指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分别上涨10.35%和12.29%;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 为正向影响,且对耕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更大;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具有空间溢出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 接效应。
中图分类号: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1]吴字哲,沈欣言.中国耕地保护治理转型:供给、管制与赋能 [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08):32-38. [2]谭智元,黄玉莉,曹银贵,等。中国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热点 与前沿[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06):1400- 1414. [3]高佳,杨字.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 驱动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10):114-123, 134. [4]潘子纯,田蓬鹏,马林燕,等.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 响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4,43(02):231-245. [5]刘荣增,黄月霞,何春。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 率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 (12):128-136. [6]郑瑜晗,龙花楼。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测度评价及其时空格局 [J].地理学报,2023,78(08):1869-1887. []周德,戚佳玲,钟文钰.城乡融合评价研究综述:内涵辨识、 理论认知与体系重构[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0): 2634-2651. [8]周德,戚佳玲,钟文钰,等.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测度评 价、障碍因素与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23,42(11): 2914-2939. [9]马志飞,宋伟轩,王捷凯,等.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 平、演化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06): 1467-1480. [10]唐莹,孙玉晶。粮食安全视角下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特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4,45(02):210-220. [11]倪梦娇,李加林,艾顺毅,等。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与 转移路径一以沪浙闽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3,50(01):108-120. [12]尚能飞,唐世凯,汤利.中国31个省(区、市)21世纪以 来耕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2, 35(10):2229-2236. [13]张文斌,张志斌,董建红,等。多尺度视角下耕地利用功能 转型及驱动力分析一以甘肃省为例[J刀.地理科学,2021, 41(05):900-910. [14]刘雅雯,肖长江,马晓冬,等.乡村人口减少对耕地利用转 型的作用路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4,43(06): 1088-1101.[15]龙花楼,陈坤秋.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 融合发展[J].地理学报,2021,76(02):295-309. [16]Niu B,Ge D,Sun J,et al.Multi-scales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transition:The story of China [J]. Habitat Intemational,2023,132:102744. [17]Chen K,Long H,Liao L,et al.Land use transitions and urban-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hina's evidence [J].Land use policy,2020,92:104465. [18]唐莹.城乡融合背景下耕地利用转型新动力与转型推进策略 [J].农村经济,2022(11):34-41. [19]柯新利,邓洁,宋钰。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城乡 融合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研究[J].生态学报,2024, 44(13):5773-5785. [20]潘子纯,马林燕,田蓬鹏,等.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时 空演变与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23,38(12):3093-3115. [21]盖兆雪,王子形,赵映慧。低碳视角下东北三省耕地利用生 态效率及分区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24,37(03): 622-632. [22]余志刚,陈琛,崔钊达。东北三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41 (01):1-14. [23]高佳,杨字。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 及驱动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10):114-123, 134. [24]张新林,仇方道,朱传耿。时空交互视角下淮海经济区城乡 融合发展水平演化[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08): 1867-1880. [25]付慧,刘艳军,孙宏日,等.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 分异及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1985 -1998. [26]卢新海,王慧,唐一峰,等。湖北省耕地利用转型对农民增 收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 30(07):1757-1767. [27]Long H.Theorizing land use transitions:A human geography per- spective [J].Habitat international,2022,128:102669. [28]陈莎,杨润佳,叶艳妹,等。资源禀赋、劳动力转移对耕地 利用功能转型的影响研究一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02):71-81. [29]唐一峰,卢新海,张旭鹏.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利用转 型的影响及门槛效应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 (01):59-68. [30]白子明,张筱展,李翠霞.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 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J].农业现 代化研究,2024,45(03):443-454. |
[1]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2]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3]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4] |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
[5]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6] |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耕地碳汇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2-88. |
[7] | . 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9-95. |
[8] | . 基于G$的巴彦淖尔市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96-101. |
[9] | . 双碳目标下农业净碳排放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02-109. |
[10] | .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村庄分类与规划引导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0-112. |
[11] | . 耐盐碱根际促生菌的筛选[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13-117. |
[12] | . 乡村异质性视角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差异性实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94-100. |
[13] | . 基于POI数据的G219云南段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01-107. |
[14] | . 长株潭绿心保护政策对区域DVI时空演变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13-117. |
[15] | . 中国农业碳足迹压力时空分异及其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3): 61-6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