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5): 7-11.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2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孙嵬 张秀华
出版日期:
2025-03-15
发布日期:
2025-03-15
作者简介:
孙嵬(1982-),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害虫监测预警。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3-15
Published:
2025-03-15
摘要: 为明确绿色防控技术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于2022一2023年采用性诱、食诱、黄板3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是性诱剂防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适期。6月、8月是设置性诱剂防治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重要时期,对1代玉米螟防效在23.37%~91.60%,对2代玉米螟的防效在3.64%~71.51%。糖醋液对夜蛾科、螟蛾科、甲虫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1代玉米螟的防效在26.34%~ 86.83%,对2代玉米螟的防效在12.25%~64.29%,对黏虫(ythimna separata)也有一定防效。7月中旬一9月中旬是黄板防治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的适期;6一8月设置黄板防治玉米蚜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害虫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7-11.
[1]王滨。吉林:世界黄金玉米带上的明珠[J].黑龙江粮食,2014,25(08):35-36. [2]孙嵬,潘艺元,姜嫒嫒,等。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蛾类害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玉米科学,2022,30(05):122-128. [3]潘艺元.吉林省玉米蚜虫迁飞、扩散及虫群动态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3. [4]常雪,张国红,孙蕾,等.以双斑长跗萤叶甲为主的玉米中后期害虫一体化防治药剂筛选[J].玉米科学,2022,30(05):171-176. [5]程志加,孙嵬,高月波,等.东北地区三代粘虫玉米田为害行为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8,55(05):849-856. [6]Sun W,Hu G,Su Q F,et al.Population source of third-genera-tion oriental armyworm in Jilin,China,determined by entomologyradar,trajectory analysis,and mitochondrial CoI Sequences J].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22,51 (03):621-632. [7]袁锋.农业昆虫学[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潘明真,张毅,曹贺贺,等.我国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应用与展望[J].植物保护学报,2022,49(01):146-172. [9]张萌,崔娟,徐伟,等。几种农作物寄主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生殖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81-84. [10]孙嵬,苏前富,张伟,等。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病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04):48-50,60. [11]赵秀梅,郑旭,王连霞,等.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44(02):49-52. [12]卞晓东,高晓东,余汉清,等.不同农药配方对小白菜主要害虫一体化防控的作用[J].上海农业科技,2021,51(01):128-131. [13]王瑞玲.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4,42(14):112-114. [14]周浩然,刘倩,涂洪涛。桃园主要鳞翅目害虫性诱芯的混用诱捕效果[J].果树学报,2024,41(06):1181-1187. [15]钱凌寒,管云,钟颖媚,等。盈必绝实蝇浓饵剂对无花果果园桔小实蝇防治效果研究[J].农业与技术,224,44(14):27-31. [16]刘向斌,铁春晓.食诱剂在防治玉米主要害虫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3,58(03):118-120. [17]程长松,洪迪甫,杨荷花,等。非化防措施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控效果[J].湖北植保,2024,36(01):32-34. [18]王红梅,谢秀华,杨同建,等.黄河三角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23,43(11):65-69. [19]孙嵬,程志加,赫思聪,等.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J].植物保护,2020,46(01):234-238,284. [20]孙嵬,张强,周佳春,等.4种性诱剂诱捕器对吉林省二代玉米螟引诱效果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产品质量安全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2015:138-140. |
[1]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西瓜病虫害检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1-6. |
[2] | . 番茄果实品质栽培调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6. |
[3] | . 加拿大一枝黄花浅色木质素制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7-12. |
[4] | . 幼园甜樱桃不同树形光能截获率果实产量和生产效率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3-21. |
[5] |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雷公藤中几种成分的含量[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22-25. |
[6] | . 不同共生鱼种对稻田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26-30. |
[7] | . 黄精精深加工研究现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35-40. |
[8] | . 大花卷丹的百合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41-44. |
[9] | . 出口红茶精制分级后品质成分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52-55. |
[10] | . 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7-11. |
[11] | . 马铃薯延薯4号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22-25. |
[12] | . 不同的叶面肥和喷雾频率对达芋6号雾化栽培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34-37. |
[13] | . 南方油菜高精度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38-43. |
[14] | . 黑水虻虫砂脱硫菌的分离与活性测定[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44-48. |
[15] | . 福建烟区烟蚜茧蜂寄主种类调查[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49-5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