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西瓜病虫害检测研究
    2025, 45(5): 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1
    摘要 ( )   PDF(2554KB)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西瓜病虫害检测研究,其意义是识别常见的西瓜病虫害,提供一种防治手段。系统基于Python语言开发技术,采用Pytorch框架,探索3种市面上常用的图像分类算法一一VGG、GoogLeNet和ResNet在西瓜病虫害识别中的优劣性,对收集到的4种西瓜病虫害,采用迁移学习策略训练模型,实现了平均超过95%的识别准确率,通过识别速度和模型评估指标进行分祈对比。实践证明,本研究采用的算法行之有效,能有效识别 4种西瓜病虫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2025, 45(5): 7-11.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2
    摘要 ( )   PDF(2390KB) ( )  
    为明确绿色防控技术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于2022一2023年采用性诱、食诱、黄板3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是性诱剂防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适期。6月、8月是设置性诱剂防治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重要时期,对1代玉米螟防效在23.37%~91.60%,对2代玉米螟的防效在3.64%~71.51%。糖醋液对夜蛾科、螟蛾科、甲虫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1代玉米螟的防效在26.34%~ 86.83%,对2代玉米螟的防效在12.25%~64.29%,对黏虫(ythimna separata)也有一定防效。7月中旬一9月中旬是黄板防治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的适期;6一8月设置黄板防治玉米蚜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害虫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金娘果实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
    2025, 45(5): 12-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3
    摘要 ( )   PDF(2074KB) ( )  
    以桃金娘采实为材料,研究浸提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桃金娘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桃金娘色素的提取条件;同时研究温度、氧化剂、还原剂、pH值、常见金属离子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对桃金娘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采表明:桃金娘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溫度 80℃、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50%、浸提时间3h,此条件下捉取的色素有良好的耐热性,耐酸不耐碱,对还原剂不敏感:对氧化剂敏感,常见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其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养分及团聚体分析
    2025, 45(5): 17-20.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4
    摘要 ( )   PDF(2216KB) ( )  
    确定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各个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从而对苹果梨园合理施肥提供指导建议。采集延边地区 8个成年苹果梨园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延边地区苹果梨园pH平均值为5.88、有机质平均值为3.93mg·kg、碱解氨平均值为67.25mg·kg、全磷含量平均值为0.18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301.46mg·kg;珲春双新村、延吉小营镇及龙井鹤西村苹果梨园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较低。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养分整体含量偏低,应加大有机肥的施用,合理增施氨磷钾等化肥,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双新村团聚体结构粒级较小,不利于水分及肥力的保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同化方法下食品抗生素残留与替代策略
    2025, 45(5): 21-25.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5
    摘要 ( )   PDF(1748KB) ( )  
    养殖业中因滥用和误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导致抗生素在动物组织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及抗生素的替代产品,以期为改善抗生素残留状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利用数据同化方法,以“抗生素残留”“食品”等关键词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对食品和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抗生素残留现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和公众认知,抗生素残留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同时,总结了一些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方法,旨在为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方案。建议在养殖场中使用生物活性成分作为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动物及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水平,从而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叶面肥应用效果研究
    2025, 45(5): 26-29.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6
    摘要 ( )   PDF(1915KB) ( )  
    为明确利用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复合叶面肥,将工业废水经济、高效地转化为资源性产品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种子发芽试验及田间试验,探究曲酸结晶母液及其制备的复合叶面肥对植物的潜在毒性及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曲酸结晶母液有利于萝卜种子的发芽及根系生长,稀释500倍液处理下种子发芽指数达118.81%:同时,该处理下,茶树茶芽密度、茶叶产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酚氨比显著降低,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与曲酸结晶母液相比,复配制成叶面肥后施用效采更佳,该处理下茶树产量增幅达15.53%~24.66%,叶绿素总含量增幅达34.63%~48.66%,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达30.45%~38.14%,不同稀释梯度间,以稀释500倍液效果最佳。综上,利用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复合叶面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现曲酸结晶母液100%回收利用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效减轻曲酸废水处理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在环境保护和废液资源化利用方面应用前景广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产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探究
    2025, 45(5): 30-35.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7
    摘要 ( )   PDF(2543KB) ( )  
    为研究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分析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9个地区的白术挥发油,利用GC-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使用DPPH、FRAP、ABTS法对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甘香烯、B-人参烯和9,10-脱氢-异长叶烯等;白术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浙江磐安产区的挥发油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61±0.067cm,陕西商洛抑制枯草杆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2±0.019cm,浙江天台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07±0.019m;抗氧化实验表明,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浙江新昌产地白术挥发油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分别为407.15μg Trolox·mL和4.417mmol·mL。浙江天台产地白术挥发油FRAP抗氧化能力最高,为213.28mmdl·mL;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白术挥发油成分含量、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要强于其他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秧花不同生长阶段黄酮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2025, 45(5): 36-42.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8
    摘要 ( )   PDF(3626KB) ( )  
    本研究采用HPLC技术,对栽秧花展叶期、盛花期和果实期的茎、叶、花和果实部位进行黄酮含量分析,以评估其药用价值。通过对HPLC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栽秧花的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价段和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叶片部位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且以盛花期和果实期积累最多;金丝桃苷是茎和叶的主要黄酮成分,其含量显著高于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则是花和果的主要黄酮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栽秧花的进一步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土下作物根土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5, 45(5): 43-47.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9
    摘要 ( )   PDF(2877KB) ( )  
    土下作物是指以根茎、块茎等为栽培目的农作物,其生长环境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如何有效解决土壤与土下作物复合体的根土分离问题,成为制约土下作物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述了土壤与土下作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根土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土下作物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胡萝卜和马铃薯根土复合物的力学模型,并总结了国内外根土分离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业效果。综合现有成果,本文指出目前根土分离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水平和工艺技能的不足,以及装置与收获机的通用性差等。最后,展望了农机根土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捉出应深入研究根土分离技术及其模型,改进脱土减粘技术,并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装置的适应性。旨在为高性能土下作物根土分离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打叶复烤厂选叶车间烟叶质量控制
    2025, 45(5): 48-53.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0
    摘要 ( )   PDF(2404KB) ( )  
    为实现烟叶高效利用和保证配方来料稳定性,采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烟叶进行配比,以复烤厂选叶车间烟叶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合于工业分级的选叶车间烟叶质量控制方法,对“441”和“341”选叶车间烟叶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标明:与“441”台检模式相比,“341”台检模式减少用工为11.89%,且选后原等级仍在70%左右范固内和选下等级在20%~30%范固内,等级纯度都在90%左右,烟成CV值降幅为4.42%,烟叶的整体质量越趋于平衡,基本保持了年度间的烟叶等级稳定性;以1.5万担玉溪C3F为例,通过对“341”台检模式下的台面检验人员传送烟叶质量理解要点,7.5%的烟叶可作为原级烟叶使用,实现了烟叶高效利用,可增加经济价值为38.40万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农药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消减方法
    2025, 45(5): 54-59.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1
    摘要 ( )   PDF(1896KB) ( )  
    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双刃剑,可以防治有害生物、稳定作物产量,但又可能污染环境,导致一系列食 品安全隐患。本文综述了农药对保障作物产量的作用、影响农药自然降解的环境因素以及采后消减农药残留的方 法,并分析了其中潜在的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农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方春大豆单产提升栽培技术
    2025, 45(5): 60-63.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2
    摘要 ( )   PDF(1712KB) ( )  
    提升大豆的单产是增强我国大豆自给率的重要途径,能解决我国现阶段大豆的缺口问题,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模式,相应的田间管理,科学的施肥技术,配套的栽培方法,可以使单产提升在大豆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本文以北方春大豆吉林地区为例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当地及可辐射地区大豆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大豆丰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对盐渍化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5, 45(5): 64-66.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3
    摘要 ( )   PDF(1698KB) ( )  
    为研究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对石嘴山市惠农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及玉米产量捉升效果,通过在惠农区盐渍化土壤玉米上开展应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可改善盐渍土壤理化性状,降低耕作层土壤酸碱度、水溶性盐分,增加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氨及速效养分含量,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提高产量。尤其是高用量处理增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捉高地力效果明显。增施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和当地常规施肥比较,分别增产74.79kg·667m2、102.42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8.8%、 12.04%。高施肥处理(有机硅土壤调理剂75kg·667m2加有机硅功能肥25kg·667m2)产量高于低施肥处理(有机硅土壤调理剂50kg·667m加有机硅功能肥25kg·667m2),增产27.63kg·667m2,说明高施肥量对于玉米增产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树上干杏在河西走廊的引种表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5, 45(5): 67-70.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4
    摘要 ( )   PDF(1869KB) ( )  
    通过对引进的小树上干杏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其早果性、丰产性、稳产性极好,树体花芽抗冻性强,花与幼果能抵抗-4℃左右的晚霜冻害;平均单果重17.10g,果形指数1.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79%,可滴定酸3.24g·kg(FW以苹果酸算)、总糖80.56g·kg、糖酸比24.86;果仁重 0.5~0.6g,离核,蛋白质含量16.8%,脂肪52.4%。可鲜食、制干、仁用,鲜果成熟后,黄中带红,果肉香甜,无酸味,核壳极薄,轻磕即破,果仁香甜,口感好,其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极好,适合河西走廊大面积露地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中度盐碱地田菁栽培技术
    2025, 45(5): 71-73.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5
    摘要 ( )   PDF(1695KB) ( )  
    田青在农业、经济、生态和人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是改良盐碱土的先锋作物和优质的牧草饲料,还具有多种工业应用价值和绿化美化功能。通过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四方山农场中度盐成地进行田菁栽培技术试验,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到田间管理,得到中度盐碱地田青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本文重点阐明田菁种子优化和选育技术,并对田菁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郁南无核黄皮绿色高效种植与管理技术探讨
    2025, 45(5): 74-77.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6
    摘要 ( )   PDF(1710KB) ( )  
    无核黄皮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优稀水果,郁南无核黄皮更是果中珍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采的品质要求提升,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大。本文介绍了郁南无核黄皮绿色种植及管理技术,并探讨了其推广的意义、难,点和对策,为无核黄皮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 45(5): 78-84.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7
    摘要 ( )   PDF(2867KB) ( )  
    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创建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长江经济带2022年、2023年2批共8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县呈现集聚分布特征。空间分异格局具有高密度集聚区逐年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的演变特点,当前主要集聚在苏南一浙北一上海和渝西两大高密度集聚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成渝、黔中和襄阳北4个次高密度集聚区。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县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单一因素的影响来看,高程、人均GDP和村卫生室数量等因子的影响较大;从因子交互作用看,自然条件具有最强的解释力,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县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优化该地区乡村振兴空间格局,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随机森林降尺度的西安都市圈地表温度时空演变
    2025, 45(5): 85-89.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8
    摘要 ( )   PDF(3323KB) ( )  
    基于空间降尺度技术构建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信息,对于开展精细尺度IST监测与评价意义重大。本文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构建降尺度模型,生成长时间序列250m分辨率的LST数据,结合Sn’s斜率、rst指数及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西安都市图203一 2022年ST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降尺度前后的ST影像在空间一致性和空间细节信息方面表现良好,降尺度效果的直接、间接评价中,R2分别为0.78和0.9,RSE分别为1.42K和0.73K:2013一2022年西安都市图ST呈波动下降趋势,以秦岭为界,北高南低,自中心向四周递减;ST增加与减少的面积占比分别为 52.57%、47.43%,山st指数均值为0.0,大于0.5的区城约占78.92%,1ST变化的同向特征明显强于反向特征。ST来来以持续增加和持续减少为主,占比分别为42.64%、36.28%,反持续变化区城占比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东北地区积雪的气象要素和环流海温指数特征分析
    2025, 45(5): 90-94.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19
    摘要 ( )   PDF(6242KB) ( )  
    积雪是气候系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研究积雪对当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国家青藏高原数据中心提供的1979一020年逐日中国雪深数据,结合 NCEP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捉供的百余项环流指数,分析了气象要素、大气环流指数和海温指数等与东北地区积雪变化之间的相美美系及指数异常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对年平均积雪深度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最大积雪深度影响最大的是降雪量,对积雪日数影响最大的是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春季积雪与东亚槽强度指数、黑潮区海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美系数分别为-0.8、-0.44):秋季积雪与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4)、与NN03.4指数呈负相关(相美系数-0.46):西太平洋遥相关型指数与冬季积雪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6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
    2025, 45(5): 95-100.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0
    摘要 ( )   PDF(3712KB) ( )  
    传统村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太行地区 35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S空间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形成机理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全城非进传就村落保护和发展捉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南太行区城传统村落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腹地密集,边缘散落,多核心连片分布”特征,并形成3个核心区和2个次核心区:内部分布上具有边界效应:自然地理因素对传统村落格局形成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800~100m的海拔高度、坡势较平缓地带,并沿着河流分布:社会经济因素对传统村落的留存与发展具有负向的制约力,经济总值高的城市传统村落分布少,城镇化率越高的地方,传统村落却因人口大量流失而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NA技术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及其采样保存和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2025, 45(5): 101-105.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1
    摘要 ( )   PDF(2468KB) ( )  
    水生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研究水体演变的重要依据,也是雏护水生态健康的美键。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存在技术要求高、时间和人力成本高、难以标准化和自动化等诸多问题。环境DNA(D- NA)技术可以利用环境中残留的DN分子解决与物种识别、分布和多样性相美的生物学问返,为水生生物监测捉供一个准确和便捷的方法。文章梳理了e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2014-2023年DNA技术的研究进展,尤其是 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归鈉总结了DNA技术的使用限制、最佳使用方案、实验中污染的来源和实行DNA技术标准化的可行性等各类问题:概括了从实险设计到样品处理的10个美键影响因素,并捉出了建立物种数据库、建立特定实验室、优化野外和实脸室流程等方式来非动DN技术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以期为解决DN技术应用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捉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源数据融合的南阳市农业干旱监测研究
    2025, 45(5): 106-109.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2
    摘要 ( )   PDF(2440KB) ( )  
    为捉升南阳市农业千旱监测的技术水平,本研究融合多源数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南阳市农业千早综合监测模型,并对南阳市2001一2019年间农业千早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上,2001年、 2011年和2014年南阳市农业千旱频率较高,其中2014年最为突出,与实际千旱情况相符:月尺度上,南阳市农业千早发生频次相对较多的月份在5月、8月和9月,其中8月是农业千早较严重的月份:空间上,2014年南阳市农业千旱呈现出明显的区城差异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其中3月、6月、7月农业千早相对较为严重,大部分区城表现为特旱,这可能与地区极端气候相美。来来研究应继续深化农业干早模型的构建,为南阳市乃至其他地区农业干早监测捉供更加准确、高效和科学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绿色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与模式
    2025, 45(5): 110-113.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3
    摘要 ( )   PDF(1702KB) ( )  
    未经科学处理的水产养殖尾水若大量排放到养殖池塘周边水城,会造成水城生态环境恶化,以养殖尾水为核心的农业面源污染最终也会对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常见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与模式,并叙述了养殖尾水处理典型案例,以期为水产养殖尾水科学处理捉供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基于街景图像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
    2025, 45(5): 114-118.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4
    摘要 ( )   PDF(2447KB) (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老城区面临着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交通拥堵和公共空间活力减退等问題四,而在这一过程中,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活力的减弱和功能不足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亟需通过城市设计和更新措范来恢复和提升。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水平,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揭示了老城区街道空间在绿视率、界面围合度和意象化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实范垂直绿化、营造临街游憩空间以及引入富含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所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街道空间品质。这些发现不仅为城市街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管理捉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促进城市空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园村互融的乡村空间格局研究
    2025, 45(5): 119-124.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5
    摘要 ( )   PDF(2879KB) ( )  
    乡村空间是乡村演变的主要表征载体,乡村空间格局不仅反映乡村的地理、经济和社会特征,而且深刻影响着乡村的发展模式和趋势。产业园区与乡村资源共享、经济要素互补和园村共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探讨园区与乡村互融背景下的乡村空间格局特点,有利于深度剖析园区与乡村互融下乡村社会经济特点,对实现乡村与产业园区互利共藏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以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和与园区关联密切的7个乡村为研究对象,构避园村互融指标体系测算园区与周边乡村的互融程度,利用GIS空间分析、Fragstats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对7个乡村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园村互融对乡村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采显示:园村互融度具有明显差距,分为高度互融、中度互融、低度互融3个等级;不同程度的园村互融导致乡村形成“园区带动型”“园区带动+乡村自我发展型”“乡村自我发展型”3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园村互融促进乡村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丰富乡村的建设内容,提升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也带来侵占农田,加剧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乡村景观杂乱等问题,建议在加强园村互融的同时,加强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做到农田占补平衡,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BE-SD法的商丘市日月湖综合公园畸零绿地空间植物景观色彩评价
    2025, 45(5): 125-132.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6
    摘要 ( )   PDF(2521KB) ( )  
    以商丘日月湖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在样地拍摄的48张植物景观样本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语义差异法(SD),确定具有畸零绿地空间属性的样本及其植物色彩特征后,以 SPSS26.0软件构建该公园畸零绿地空间植物景观色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日月湖综合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为1.377~1.538分,48份样本平均分接近于0,大众对其植物景观评价有所下降,存在畸零绿地空间;主色彩比例、色调、色彩布局对该公园畸零绿地植物景观色彩的贡献率分别为28.07%、31.87%和40.06%。因此,在今后该公园景观营造时,应重视此3项色彩特征在畸零绿地空间植物景观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公园畸零空间美观度,实现绿地资源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季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5, 45(5): 133-137.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7
    摘要 ( )   PDF(1745KB) ( )  
    月季(Rosa hybrida)的繁殖常以扦插或嫁接等传统方式为主,但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极大地限制了月季苗木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外,植物离体再生体系技术是分子辅助育种的基础,是转化体系建立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月季再生体系的建立常需要通过腋芽诱导途径获得大量无菌苗作为实验支撑材料。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外植体选择与消毒、腋芽萌发、丛芽增殖、生根培养与移栽基质选择等方面,分析其存在问题并展望,以期为月季的组培快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及为月季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培农业中营养液废液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处理策略
    2025, 45(5): 138-141.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8
    摘要 ( )   PDF(1722KB) ( )  
    在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背景下水培农业作为一种高效的无土栽培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而水培系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处理问题,对现代农业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等有重大影响。本文综述了水培农业中营养液废液的环境影响,并探讨了其可持续处理策略;分析了营养液废液不再适合继续作为水培营养液的原因,讨论了其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综合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水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捉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域文化背景下冀东地区工业遗址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2025, 45(5): 142-145.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29
    摘要 ( )   PDF(1704KB) ( )  
    从冀东地区工业遗址保护与景观建设出发,对该地工业遗址资源现状、分布特点进行调研,指出冀东地区工业遗址闲置性强、规划欠缺、更新改造技术不成熟诸多等问题:提出翼东地区工业遗址保护与景观建设应以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性、最小干预性为原则,合理构建保护体系,坚持艺创结合,动静和谐,因地制宜重塑景观风貌。冀东地区工业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其改造和更新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是打造城市名片、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探测
    2025, 45(5): 146-154.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0
    摘要 ( )   PDF(2657KB) ( )  
    基于墒权法对东北地区143个县2012一2021年度的经济初性进行测度,并采用莫兰指数测度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初性空间相关性,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空间分异格局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化趋势来看,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砌性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呈缓慢提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边境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的分布特征;东北地区县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初性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均GDP、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非农业人口比重等;县战经济韧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增强关系,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和双因子增强,其中交互作用增强最多的为应对冲击能力和内在恢复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旅融合背景下居民家庭结构重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25, 45(5): 153-156.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1
    摘要 ( )   PDF(1789KB) ( )  
    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乡村人口回流正在重构着现代化乡村的家庭结构态势,为了探究重构后的家庭结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祈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呈“U”型相关关系,该关系受农旅融合发展对不同家庭结构的差异化辐射影响。本研究为农旅融合发展视角下提升乡村地区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生空间理论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
    2025, 45(5): 157-164.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2
    摘要 ( )   PDF(2288KB) ( )  
    伴随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城镇化逐步蚕食传统村落空间,村落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威胁。传统村落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作为统一体,彰显着传统村落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三生”空间的视角下探讨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探讨的焦点。本文在深入分析“三生”空间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的前提下,以“三生”空间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四川自贡三多寨传统村落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与生产对接,保护文化独特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策略;同时在生活空间中,激活村落内外部动力,打造独特村落文化风貌;基于生产、生活空间的综合考虑,合理进行自然景观开发;并从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和生态保护等生态空间中发扬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内涵,以期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
    2025, 45(5): 165-167.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3
    摘要 ( )   PDF(1883KB) ( )  
    农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使我国农业由大变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农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和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及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实证研究农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机理,以及不同行业类型的农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整体来看,生产数字化和服务数字化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影响;分行业来看,服务业类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打造电商平台,建立信息服务系统等理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呼图壁县葫芦雕非遗研学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研究
    2025, 45(5): 168-175.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4
    摘要 ( )   PDF(1756KB) ( )  
    通过对呼图壁县葫芦雕非遗研学旅游客源市场的游客体验前期望值与体验后满意度的数值进行配对:检验,对体验后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进行分析。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体验前后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归纳出呼图壁县葫芦雕非遗研学旅游活动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呼图壁县葫芦雕非遗研学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市场开发策略。本研究旨在提升呼图壁县葫芦雕非遗研学旅游活动的市场开拓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构建研究
    2025, 45(5):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35
    摘要 ( )   PDF(1725KB) ( )  
    饲料工业是斋禽养殖行业的晴雨表,饲料质量安全是斋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前提与基础,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不断加大对饲料产业的政策支持,饲料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市场化水平不断加深。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饲料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环境繁复,饲料安全监管机制仍然存在短板。在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得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饲料安全法律体系建设,严格设定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健全饲料安全监管网技术预警系统,创新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构建高效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