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4): 24-26.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6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毛玲莉
出版日期:
2024-07-30
发布日期:
2024-07-30
作者简介:
毛玲莉(1991-),女,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花生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7-30
Published:
2024-07-30
摘要: 概述了高油酸花生的特,点、发展历程,综述了我国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研究进 展,以期为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 我国高油酸花生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24-26.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 [2]刘芳,张哲,王积军.我国高油酸花生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06):956-959. [3]廖伯寿.我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02):161-166. [4]王传堂,朱立贵.高油酸花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5]刘程宏,杨海棠。我国高油酸花生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6):6573-6578. [6]彭守华,许铭铭,胡静,等.威海市高油酸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种业,2022(05):45-48. [7]石素华,孙金波,杨利,等.食用型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品质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02):249-254. [8]王积军,禹山林,等。高油酸花生产业纵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9]刘程宏,杨海棠.我国高油酸花生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6(12):6573-6578. [10]闫丛丛.特色种皮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7. [11]廖小蛛,黎秀英,李丽容.低亚油酸特异花生品种狮油红4号[J].广东农业科学,1992(06):22. [12]吴卫,孟祥波,郭锦明.锦引花1号高油酸花生栽培[J].新农业,2008(05):13. [13]潘雷雷,姜亚男,周文杰,等.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宇花91的选育[J].生物工程学报,2019,35(09):1698-1706. [14]韩柱强,钟瑞春,贺梁琼,等.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选育[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07):1161-1166. [15]陈娜,许静,陈明娜,等.耐盐碱高油酸花生品种(系)的田间筛选鉴定及产量形成相关因素分析[J].花生学报,2021,50(04):43-50. [16]孙东雷,卞能飞,王幸,等.高油酸花生萌发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种质筛选[J].核农学报,2021,35(06):1263-1272. [17]刘海龙,吕永超,宁洽,等.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02):13-15. [18]王志伟,颜廷涛,窦守众,等.高油酸花生高效绿色配套植保技术研究[J].花生学报,2020,49(04):79-82. [19]金欣欣,王瑾,宋亚辉,等.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J].华北农学报,2021,36(S1):231-239. [20]刘燕,孔洁,黄明明,等.不同施钙量对高油酸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2,54(09):93-98. [21]任丽,谷建中,范君龙,等.不同种植模式和贮存时间对花生0/L值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06):67-68. [22]张俊,陶群,崔亚男,等.种植模式对夏播高油酸花生生殖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45(04):810-816. [23]孙民,马美娟.不同种植方式高油酸花生小气候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3,46(05):41-50. [24]甄志高,王晓林,朱亚娟,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3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1(05):140-142. [25]刘钰铭,蔡瑞国,孟双龙,等.种植密度与钙肥施用量互作对冀东地区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7(04):21-29,51. [26]郑畅,杨湄,周琦,等.高油酸花生油与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微量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J].中国油脂,2014,39(11):40-43. [27]姜慧,于强,孔德程,等.制油技术和储藏条件对高油酸花生油品质的影响[J/0L].中国油脂:1-10[2024-07-03].htps:/doi.og/10.19902/j.cnki.zgyz.1003-7969.240123. [28]龙钰婷,柴秀航,徐勇将,等.不同花生油对月饼饼皮面团特性及月饼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24,49(02):75-81,113. [29]曹晓雨,赵赓九,张慧丽,等.油炸工艺对高油酸花生品质与微观结构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08).200-206. [30]卞能飞,孙东雷,巩佳莉,等.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及指标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2,55(04):641-652. [31]刘芳,张哲,王积军.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助力结构调整质量兴农[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1):14-16. [32]赵志浩,石爱民,王强.高油酸花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粮食与油脂,2019,32(09):1-4. |
[1] | . 高山植物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4. |
[2] | . 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5-9. |
[3] | .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9-23. |
[4] | . 不同形态硒肥对葛根硒含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3. |
[5] | . 贵州主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分析及质量水平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4-8. |
[6] | .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5-18. |
[7] | . 黔西北山区经果林套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19-22. |
[8] | . 青风藤田间杂草种类危害特点调查及综合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23-25. |
[9] | . 南昌市油稻稻三熟制模式实践与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30-33. |
[10] | . 新型生物降解膜对烤烟的产质量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3): 34-37. |
[11] | . 贵州烤烟化学特征组分与感官品质典型相关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7. |
[12] | . 青稞烤肉粉在烤五花肉中的应用工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2-17. |
[13] | . 茶树CsABF3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胁迫下功能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18-21. |
[14] | . 名贵中药川贝母的植物来源之一太白贝母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22-25. |
[15] | . 脱落酸的发酵法生产及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2): 35-3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