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5): 26-29.DOI: 10.19754/j.nyyjs.20250315006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陈兰 庹有朋 江源钢 杨学昭 李斌 叶莉 唐晓芳
出版日期:
2025-03-15
发布日期:
2025-03-15
作者简介:
陈兰(1998-),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通信作者庹有朋(1992-),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3-15
Published:
2025-03-15
摘要: 为明确利用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复合叶面肥,将工业废水经济、高效地转化为资源性产品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种子发芽试验及田间试验,探究曲酸结晶母液及其制备的复合叶面肥对植物的潜在毒性及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曲酸结晶母液有利于萝卜种子的发芽及根系生长,稀释500倍液处理下种子发芽指数达118.81%:同时,该处理下,茶树茶芽密度、茶叶产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酚氨比显著降低,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与曲酸结晶母液相比,复配制成叶面肥后施用效采更佳,该处理下茶树产量增幅达15.53%~24.66%,叶绿素总含量增幅达34.63%~48.66%,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达30.45%~38.14%,不同稀释梯度间,以稀释500倍液效果最佳。综上,利用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复合叶面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现曲酸结晶母液100%回收利用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效减轻曲酸废水处理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在环境保护和废液资源化利用方面应用前景广阁。
中图分类号:
. 曲酸结晶母液制备叶面肥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26-29.
[1]蒋利亚,兰时乐.曲酸生产与利用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59-11063. [2]朱秀容,康建平.曲酸的生产现状及其在食品与日化工业的应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2,38(01):26-29. [3]程美科,杨玉岭,岳希金,等。氨基酸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5,44(04):61-64. [4]韩伟,王大为,李晓敏,等。乳酸菌结晶母液制备酸化剂及其应用效果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8,26(05):70-75. [5]熊承永,钟娅玲,钟雨明,等.非粮薯类燃料乙醇蒸馏废液的有效利用途径[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01):100-104 [6]李楠,邓智年,奉灵波,等。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腐殖酸的菌株筛选与鉴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2):87-92. [7]盛晓燕,付永前,李霜,等。利用富马酸结晶母液培养L一天冬氨酸转化菌策路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01):23-26. [8]张敏,陈任潮.糖蜜结晶母液制备小分子有机碳液体肥的工艺与应用[J].肥料与健康,2023,50(05):34-39. [9]邓秀汕,邓忠焕,邓秀泉,等.利用稀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肥料的方法[P].广西:CN201410308263.9,2014-09-10. [10]柳凯,栾昌明,郭佳,等。曲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9,33(03):207-210. [11]王国英,袁京,孔艺霖,等.堆肥种子发芽指数测定方法与敏感性种子筛选[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9):20-227. [12]李得孝,郭月霞,员海燕,等。玉米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06):153-155. [13]GB/T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S]. [14]GB/T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 [15]GB/T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S]. [16]GB/T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S]. [17]Gao S,Lu D,Qian T,et al.Thermal hydrolyzed food waste liq-uor as liquid organic fertilizer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mt,2021,775:145786. [18]王晓晶,杨毅哲,曹阳,等。微塑料与镉及其复合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02):263-273. [19]王鹏,廉梅花.猪粪沼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4,18(17):56-60. [20]王红娟,王友平,毛迎新,等.化肥减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2):136-138, [21]蔡翔,李延升,杨普香,等。茶氨酸呈味特征及应用前景[J].蚕桑茶叶通讯,2017(06):31-33. [22]严玲玲,颜妙埔,李治潮,等。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福建茶叶,2022,44(01):18-20. [23]刘炜,唐燕,郜爱玲,等.不同工艺下泰上黄茶产品理化成分及感官评价的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0):2505-2509. [24]李镇江,扬志刚,唐晓芳,等.曲酸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23,69(01):11-15. [25]涂淑萍,黄航,杜曲,等。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3(05):1098-1106. [26]梁国平,李文芳,马宗柜,等.基于转录组研究葡萄糖对葡萄试管苗碳代谢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9,46(01):121-134. [27]胡梦芸,李辉,李倩影,等.花后干早和低氮胁迫下外源葡萄糖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43(05):1098-1106. [28]杨亚军.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9]刘小文,高晓余,何月秋,等.儿种微量元素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06):162-1⑤. [30]史文娟,王培华,林凤蛛,等.Y-聚谷氨酸在农田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灌概排水学报,202,41(05):1-7. |
[1]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西瓜病虫害检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1-6. |
[2] |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7-11. |
[3] | . 桃金娘果实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12-16. |
[4] | . 数据同化方法下食品抗生素残留与替代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5): 21-25. |
[5] | . 番茄果实品质栽培调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6. |
[6] | . 加拿大一枝黄花浅色木质素制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7-12. |
[7] | . 幼园甜樱桃不同树形光能截获率果实产量和生产效率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3-21. |
[8] |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雷公藤中几种成分的含量[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22-25. |
[9] | . 不同共生鱼种对稻田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26-30. |
[10] | . 黄精精深加工研究现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35-40. |
[11] | . 大花卷丹的百合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41-44. |
[12] | . 出口红茶精制分级后品质成分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52-55. |
[13] | . 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7-11. |
[14] | . 马铃薯延薯4号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22-25. |
[15] | . 不同的叶面肥和喷雾频率对达芋6号雾化栽培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34-3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