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7): 103-107.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2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刘文豪 董洪进 陈丽 邹乐 李璐
出版日期:
2025-04-15
发布日期:
2025-04-15
作者简介:
刘文豪(1999-),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通信作者李璐(1974-),女,博士,研究员。研究方
向: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4-15
Published:
2025-04-15
摘要: 纳帕海湿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为探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后其植物多样性特征,采用样方调查 和踏查法,比较分析不同人为干扰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机制实施后,纳帕海湿地植物的种类、数量、 盖度和生物量等明显提高,物种组成丰富,以草本植物为主(29科62属88种),蕨类植物1种(满江红)。调 查到的均为草本植物,多年生最多(64种,72.73%),一年生次之(24种,27.27%),用途包括药用(32种)、 牧草或饲料(17种)、食用(6种)、观赏(4种)及其他(5种)。轻微人为千扰会增加物种数量,但生物量和 植物盖度则会下降,随着干扰的加剧,物种数量、生物量和植物盖度明显下降,受重度人为千扰的区域土壤沙化 且物种组成单一。结果表明:禁牧围封和控制人为干扰可以提高纳帕海湿地的植物多样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显著效果,对该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 不同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03-107.
[1]胡金明,袁寒,李杰,等.滇西北纳帕海湿地区域土填速效氨 组分的分异及指示意义[J].山地学报,2011,29(03):269 -275. [2]陶国庆,欧晓昆,郭银明,等.基于保护价值与保护成本分析 的滇西北植被优先保护区识别[J].生态学报,2016,36 (18) : 5777-5789. [3]陈利顶,傅伯杰.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 态学报,2000(04):581-586 [4]田昆,莫剑锋,陆梅,等.人为活动干扰对纳帕海湿地环境影 响的研究[J].长江流城资源与环境,2004(03):292-295. [5]徐守国,郭辉军,田昆,等。高原湿地纳帕海水生植被调查与 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6(04):48-50. [6]肖德荣.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驱动力 [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7 [7]杜凡,余奇,杨字明,等。云南香格里拉县高原湿地种子植物 区系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06):19-24. [8]姚茜,田昆,肖德荣,等。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 质对猪拱干扰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5,34(05): 1218-1222. [9]谭芮,杜凡,李伟.。不同干扰条件下纳帕海湿地土壤种子库的 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3,42(06):6 [10]唐明艳,杨永兴.不同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湖滨湿地植被及土 壤退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3,33(20):6681-6693. [11]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EB/OL].hlps://shjL.yn.gov.c/ zcg/agui/dg/201408/120140813_49013.html.2014-08-13. [12]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EB/OL].hps:/Ik.npe. gov.en/detail2.html?NDAyOGFiY2M2MTI3Nzc5MzAxNjEyN2 VmZjNm YjJmYzU.1997-12-03. [13]罗怀秀,杨飞龄,赵旭燕,等.高原湿地纳帕海种子植物多 样性及区系[J].西部林业科学,2023,52(04):56-62. [14]叶坤,李杰,杨璐遥,等.小尺度高寒湿地放牧干扰格局 一以纳帕海湿地为例[J].生态学报,2024,44(09): 3721-3735. [15]李聪慧,雷霆。人为干扰对北京野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 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4,34(04):309 -315. [16]李亚飞,刘高焕.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 [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08):1353-1363. [17]吴征镒,丁托娅.中国种子植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 社,1999. [18]吴征镒。云南植物志(第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19]罗菊春,王庆锁,牟长城,等.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 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1997(06):498-503. |
[1] | . 气候变化对我国植被碳汇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98-102. |
[2] | .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97-103. |
[3] | . 农户认知是否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强度[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04-109. |
[4] | . 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0-113. |
[5] | . 基于夜间灯光的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4-119. |
[6] | . 基于GIS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0-124. |
[7] | . 日土县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5-129. |
[8] | .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89-95. |
[9] | . 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96-102. |
[10] | . 基于ANN-CA模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村三生空间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03-107. |
[11]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12] |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
[13] | . 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11-115. |
[14]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15]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