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7): 117-121.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5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叶翠玲 方书悦 吕依静 樊俊言 孙德帅 李晓兰
出版日期:
2025-04-15
发布日期:
2025-04-15
作者简介:
叶翠玲(200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地理相关研究;通信作者李晓兰(197-),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
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等。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4-15
Published:
2025-04-15
摘要: 本文以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将采样,点设置为与榆树基部距离(样环)、采样方位 (主风向和垂直主风向),测定不同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样环和采样方位对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20m土层,与榆树不同距离显著影响了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全氨、全磷、全钾、硝态氨和速效 磷;不同采样方位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容重、孔隙 度、有机碳、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20~50m土层,与榆树不同距离显著影响了电导率、有机碳、全氨、铵态 氯、硝态氮和速效磷;不同采样方位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电 导率、有机碳、全氨、硝态氨和速效磷。从各个土壤理化指标与样环、方位、土层的相关性可以看出,样环和土 层与有机碳、全氨、全钾、硝态氨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 科尔沁沙地榆树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化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17-121.
[1]朱震达。土地荒漠化间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地理研究,1994,13(01):104-113. [2]赵哈林,周瑞莲,苏永中,等.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 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J].生态学报,2008,28(03):976-982. [3]刘连友,王建华,李小雁,等。耕作土壤可蚀性颗粒的风洞模拟测定[J].科学通报,1998,43(15):1663-1666. [4]延吴,王绍强,王长耀,等。风蚀对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碳 循环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4,24(06):672-677. [5]吴薇.近50: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J].中国沙漠,2003,23(06):43-48. [6]李钢铁。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呼和浩 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7]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恢 复机理[叮.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8]李红丽,董智,王林和,等.浑善达克沙地榆树根系分布特征 及生物量研究[J].千早区资源与环境,2002,16(04):9-105. [9]刘振。浑善达克沙地封育榆树疏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10]刘忠宽,智建飞,秦文利.内蒙古草原羊尿斑块土壤氮素的 变化特征[J].华北农学报,2007(S2):146-151. [11]张月欣,麻云霞,马秀枝,等.大青山不同林龄榆树林的土 壤酶和养分特征[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3,25(12): 168-176. [2]瑚娜,吴领玉,苏日古嘎。呼伦贝尔沙地榆树疏林对土壤理 化性质的响应[J].中南农业科技,2024,45(01):102-107. [13]张志永,朱嫒君,时忠杰,等。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植被 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28(10): 1936-1944. [14]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叮.北京: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2000. [15]宋锋惠,吴正保,史彦江.枣棉间作生态系统内根系和棉花 产量分布及土壤养分时空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 40(01):48-53. [16]高峻,郑曼,孟平,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树-黄芪复合系统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8,21(05): 719-723. [17]杨利民,周广胜,王国宏,等。人类活动对榆树疏林土壤环 境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B,14(03): 321-325. |
[1] | . 气候变化对我国植被碳汇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98-102. |
[2] | . 不同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03-107. |
[3] | . 基于综合指标的八虎力河的河流健康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08-112. |
[4] | . 黄河流域夏玉米根系带水质模型应用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7): 113-116. |
[5] | .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97-103. |
[6] | . 农户认知是否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强度[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04-109. |
[7] | . 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0-113. |
[8] | . 基于夜间灯光的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4-119. |
[9] | . 基于GIS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0-124. |
[10] | . 日土县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5-129. |
[11] | .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89-95. |
[12] | . 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96-102. |
[13] | . 基于ANN-CA模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村三生空间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03-107. |
[14]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15] |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