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7): 94-102.DOI: 10.19754/j.nyyjs.20250915018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钟东良 黄帅 曾钦文 曾凡敏
出版日期:
2025-09-15
发布日期:
2025-09-15
作者简介:
钟东良(1994-),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9-15
Published:
2025-09-15
摘要: 油茶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多种气象灾害的影响,为实现对不同油茶气象灾害指标出现天数、等级的预测。 以河源地区为例,对该地区油茶气象灾害指标筛选与等级进行划分,以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3一2024年日降 雨量、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等气象数据为基础,标记整理出数据集:通过LSTMI、CRU模型进行训练和推 理,以提前30d作为起报时间点,预测出不同油茶气象灾害指标可能出现天数,通过对比得出最优模型,最优模 型参数和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分析结果,推理出最优模型下油茶气象灾害指标天数结果,并判断灾害指标等级, 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应用。结果表明: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和相关灾害定义标准,筛选得出当地油茶气象灾害主 要分为5种类型;LSTM模型训练过程中的学习和泛化能力较GRU模型更优,更能有效捕捉数据规律;LSTM模 型对于油茶气象灾害预测最优参数权重结果隐藏层为96,学习率为0.001,训练轮数为150,在此参数结果下模 型对花期低温阴雨寡照危害指标的预测精度表现最优:油茶气象灾害指标预测可视化应用,可生成5种指标下的 灾害等级、灾害天数结果,可直观了解油茶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情况,为油茶种植户在灾害来临前提供科学有效 的防范依据。
中图分类号:
. 油茶气象灾害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94-102.
[1]林颖怡,汪勇,李颖,广东河源特色油茶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 展对策[J].中国油脂,2024,49(06):6-10,17. [2]林宏建,曾钦文,钟东良,等.河源市油茶种植气侯适宜性精 细化区划[J].广东气象,2023,45(03):87-90 [3]蒋元华,郭凌曜.气侯变化背景下湖南普通油茶气象灾害风险 时空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24,45(06):643-656. [4]张超,谢佰承.湖南油茶花期低温阴雨灾损评估模型构建[J].经济林研究,2022,40(04):218-227. [5]郭凌曜,蒋元华,张成成.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J].安 微农业科学,2021,49(16):203-209,238. [6]林志坚,郑小安,汪建军.江西省油茶低温灾害风险区划[J].能 源研究与管理,2020(02):73-76. [7]邓中华.油茶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预防和灾后恢复措施【J.农 业科技与信息,2024(06):82-85. [8]朱凌金,龚袖红,丁发明.气象灾害对赣县区油茶产量的影响 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02):18-20. [9]杨晓晗.基于机器学习的小麦干热风灾害预测研究【D].郑 州:河南农业大学,2023. [10]李艳玲,杨晓晗,司海平,等.基于马尔科夫的小麦干热风 年型预测[J].农业工程,2023,13(01):36-41. [11]方楠,谢国权,阮小建,等.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ISTM) 模型在低能见度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2, 38 (05) : 34-41. [12]叶剑,唐欢,股华,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 忆网络的气温预测模型[J].现代信息科技,2024,8(21):35-40,45. [13]杨迎新,杜景林,武艳,基于PCA和改进PS0-CRU神经网 络的气温预测[J].现代电子技术,2022,45(01):89-94. [14]李晓金,基于改进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D].抚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 [15]DB43/T1887-2020,油茶主要气象灾害定义及检测指标 [s] . [16]李乃强,徐贵阳.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的土地利用数据网 格化分析[J].测绘通报,2020(04):106-110,156. [17]Jahanara A A,Khodashenas S R.Prediction of ground water table using NF-CMDH 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s[J].KSCE Jour- nalofCivilEngineering.2019,23(12):5235-5243 [18]Erzin S.Using radial ba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predict ra- diation hazard indice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essment, 2024,196 (3) : 315. |
[1] | . 华北平原夏玉米WHCNS模型适用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1-4. |
[2] | . 芍药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5-11. |
[3] | . 节水灌溉下不同品种娃娃菜的生理应答及抗旱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12-21. |
[4] | . 长裙竹荪抗李斯特菌的潜在机制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22-24. |
[5] | . 不同肥料在桶栽茄子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25-28. |
[6] | . 碱胁迫条件下水稻热激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29-32. |
[7] | . 兰州新区秦川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方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33-37. |
[8] | . 党河灌区高效农业灌溉供水安全保障方案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38-43. |
[9] | . 基于智能控制的农业精准灌溉系统研究与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44-47. |
[10] | . 不同膨化剂对凉山苦荞片品质改良的对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48-52. |
[11] | . 昭苏县夏塔灌区现状评估及节水改造方案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53-58. |
[12] | . 林草复合模式下草种选择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59-64. |
[13] | . 植物嫁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65-69. |
[14] | . 不同苦荞品种在凉山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与品质表现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70-75. |
[15] | . 陕西蓝莓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76-7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