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8): 100-106.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2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岷江上游生境质量与碳诸量时空演变及相关性分析

胡琪 闫卫坡 王青 郭亚琳 李瑞 张玉   

  1. 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2.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成都610041
  • 出版日期:2025-04-30 发布日期:2025-04-30
  • 作者简介:胡琪(2000-),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响应;通信作者郭亚琳(1987-),女,博士,讲师。研 究方向:山区环境规划与治理。
  • 基金资助:
    西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x7117):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21YFN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41071115)
  • Online:2025-04-30 Published:2025-04-30

摘要: 岷江上游是我国西南山地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对其生境质量和碳储量的时空变 化及相关性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VEST模型和GS技术,明确了2010一 2020年岷江上游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揭示了流域生境质量及碳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及相关性特征。结果显 示:研究期内,流域生境质量指数在0.8以上的面积占比由90.47%上升到9242%,生境质量趋好,与耕地向林 地和草地的大量转化有关:流域碳储量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35.51×10t,林地增加的碳储量不足以弥补草地和 耕地碳储量的亏损;生境质量与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空间协同关系明显,相关系数在研究期内由0.541上升到 0.592,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高低值聚集特征,高值区集中于林地地区,低值区主要为耕地及建筑用地区域。 研究结采表明,提高流域碳储量可改善生境质量。

关键词: 生境质量;碳储量;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相关性;岷江上游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