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6): 110-113.DOI: 10.19754/j.nyyjs.20250330022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杨桐 李治军
出版日期:
2025-03-30
发布日期:
2025-03-30
作者简介:
杨桐(1996-),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文与水资源;通信作者李治军(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文
与水资源。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3-30
Published:
2025-03-30
摘要: 本文采用HSPF模型结合纳什效率系数(NSE)、相对误差(Er)与决定系数(R2)定量指标,系统评 估了HSP吓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准确度与适用性。研究期间,对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参数校正,并通过严 格的验证程序检验了模型预测能力。结果显示,优化后的HSPF模型在模拟水文过程方面表现出色,各项验证指 标均接近理想阙值,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呼兰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
. 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0-113.
[1]芮孝芳,蒋成煜,张金存。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J.水文, 2006(03):22-26. [2]程艳,裴盼盼,张祥祥。国内外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3(23):133-136,140. [3]刘友存,邹杰平,尹小玲,孟丽红,陈明,曾金凤,乔丽潘古 丽·吐尔洪.HSPF模型在流域水文与水环竟研究中的进展 [J].冰川冻土,2021,43(01):225-232. 4 Danladi AA B,Sule AA,Soron T A D,et al.Dam break studyand its flood risk in Gurara watershed-Nigeria under varied spatio- temporal conditions by integrating HSPF and HEC-RAS models [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24,83 (4). [5]Javan K,Lialestani H F R M,Nejadhossein M.A comparison of ANN and HSPF models for runoff simulation in Gharehsoo River wa- tershed,Iran[J.Modeling Earth 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5,1(4):1-13. [6]Al-Abed N,Al-Sharif M.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Zarga River Basin-Jordan Using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 (HSPF)Model [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08,22 (9): 120B-1220. [7]韩莉,刘素芳,黄民生,马俊飞,魏金豹,胡伟.基于HSPF 模型的流域水文水质模拟研究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02):40-47,57. [8]马仕先,周刚,童思陈,呼婷婷,胡海珍。基于HSP℉模型的 平原河网地区流域划分[J].人民长江,2023,54(11):76- 82. [9]桂晗亮,张春萍,武治国,等.HSPF在热带沿海流域水文模 拟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20,40(06):115-120, 129. [10]郑江丽,董延军,王森,周丰.HP℉模型在滇池流域水文模 拟中的应用[J].人民珠江,2016,37(05):34-39. [11]李强.松花江呼兰河流域水文特性[J].东北水利水电, 2007(03):40-41. |
[1] | .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97-103. |
[2] | . 农户认知是否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强度[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04-109. |
[3] | .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89-95. |
[4] | . 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96-102. |
[5] | . 基于ANN-CA模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村三生空间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03-107. |
[6]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7] |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
[8] | . 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11-115. |
[9]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10]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11] |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
[12]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13] |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耕地碳汇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2-88. |
[14] | . 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89-95. |
[15] | . 基于G$的巴彦淖尔市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96-10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