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6): 90-94.DOI: 10.19754/j.nyyjs.20250830020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杨桐 李治军
出版日期:
2025-08-30
发布日期:
2025-08-30
作者简介:
杨桐(1996-),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文与水资源:通信作者李治军(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文
与水资源。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8-30
Published:
2025-08-30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型在呼兰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 应用。介绍了HSPF模型的原理及其在水文和水质模拟中的应用,对该模型的水文、水质参数进行调整,完成对 该流域的水文、水质模拟;分析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吻合性并分析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质变化,展示了 如何应用HSP℉模型进行非,点源污染的模拟,得出模拟趋势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总结了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 域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政策法规支持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中图分类号:
. 基于HSPF模型的呼兰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90-94.
[1]Campbell C,Sullivan M S.Simulating time-varying cave flow and water levels using the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J].Engi- neering Geology,2002,65(2-3):133-139. [2]赵辉.PRMSStorm模型在黑草河流域的应用[D].北京:北京 林业大学,2011. [3]李怀恩.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水资 源保护,1996(02):14-18. [4]Fonseca A,Botelho C,Boaventura R A R,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 Uncertainty on River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s [J].Resources,2024,13(8):106-106. [5]Aggarwal S,Rallapalli S,Thinagaran N,et al.Agricultural wa- tershed conserva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a participatory hydrologi- cal approach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4,31(35):1-18. [6]Sinae K,Seokhyeon K,Soonho H,et al.Impact assessment of water-level management on water quality in an estuary reservoir u- sing a watershed-reservoir linkage model 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23,280. []赵龙.雨型对非点源氮磷迁移的影响研究[D].泰安:山东农 业大学,2024. [8]刘田欣,周晓平,薛树红,等.TDL管理模式用于农村小流 域水环境治理[J].中国给水排水,2024,40(04):123- 131. [9] 隆院男,郑谟若,闫世雄,等。渌水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其对 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3,20(04):89-104. [10]樊荣.基于HSPF模型甬江入海总氮排放控制路径研究[D]. 沈阳:沈阳大学,2022. |
[1] | . 宅基地立体利用模式分析与路径探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80-84. |
[2] | . 基于PSR模型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85-89. |
[3] | . 白云鄂博露天稀土矿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5): 48-54. |
[4] | . 贵州省台江县旅游碳足迹测算与碳减排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5): 66-69. |
[5] | . 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62-66. |
[6] | . 天津市耕地适度经营规模测算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67-72. |
[7] | . 中国耕地非耕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73-79. |
[8] | . 秸秆基料化驱动草菇栽培的生态循环模式构建[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80-84. |
[9] | . 基于混合特征选择的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85-88. |
[10] | . 黑龙江省产水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89-95. |
[11] | .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云南省坝区县耕地连片化演变规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66-70. |
[12] | . 基于VEST模型的哈尔滨市碳储量时空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71-76. |
[13] |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减碳增收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77-82. |
[14] | . 玉米秸秆还田对冻融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87-94. |
[15] | . 跨学科视角下白云湖湿地土地利用长时间序列变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87-9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