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8): 10-15.DOI: 10.19754/j.nyyjs.20250930003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王欢欢 杜雪艳 刘晓珂 李彦灵 王璐
出版日期:
2025-09-30
发布日期:
2025-09-30
作者简介:
王欢欢(1998-),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药分离及相关药理学研究;通信作者李彦灵(1987-),女,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药分离、鉴定及其化合物分析。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9-30
Published:
2025-09-30
摘要: 对蕲艾的植物形态学对比和显微鉴定,明确蕲艾的独特性状。为蕲艾的鉴别、质量控制和合理开发与应 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蕲艾品质评价奠定基础。本文通过观察以及结合文献资料,系统地述蕲艾的植株、 茎、叶等植物形态特征;进行蕲艾的粉末制片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蕲艾的根、茎、叶进行切片制作,利用显微 镜观察其组织构造,研究表皮、分泌组织等显微特征。结采显示:蕲艾植株为多年生草本,茎部直立,被灰白色 柔毛;叶片羽状深裂,表面为绿色,背面密被灰白色的绒毛。显微鉴定显示,蕲艾叶上表皮细胞不规则,下表皮 有大量气孔与非腺毛;栅栏组织1列,海绵组织排列疏松。薄层色谱鉴别: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示相同的颜色的主斑,点。研究揭示了蕲艾的植物形态和显微鉴定特征,所建立的鉴定方法科学、可靠, 可应用于蕲艾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 蕲艾的植物形态和显微鉴定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8): 10-15.
[1]Takaishi M,Uchida K,Fujita F,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monot- erpenes on human TRPAl and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their activity [J].The Joum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2014,64 (1):47- 57. [2]兰晓燕,张元,朱龙波,等.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 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7):4017-4030. [3]王珊珊,徐吴,陈青,等。艾叶提取物对凝血因子Ⅻ的作用机 制和药效物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36(08): 1152-1158. [4]李成贤,曹洪志.艾叶挥发油体外抗菌实验[]养殖与饲料, 2020(05):28-30. [5]肖建琪,徐健,束方荣,等。艾叶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 糖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1,52(01): 71-76. [6]吕丰,丛萌,沈秉正,等。艾叶挥发油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0,15(02):220-224 [7]廖晓凤,王一飞。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4,45(06): 631-640. [8]崔占虎,李孟芝,潘斐,等.艾叶腺毛分布特点及内含物变化 的规律研究[J].中药材,2024,47(10):2454-2459. [9]河南地产艾草优势品种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D].郑州: 郑州大学,2024. [10]Bao X L,Yuan HH,Wang C Z,et al.Antitumor and immuno- 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Artemisiaargri [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8 (1):1236-1243. [11]万定荣,武娟,蒲锐。艾叶的鉴定、品质与国际标准研究概 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04): 362-269. [12]丁爱华,戚鹏飞,朱仁愿,等.野艾叶的生药学鉴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02):349-352. [13]郑静静,尹玲,王庆.艾叶纯露和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抗菌作 用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05):46-49. [1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四部)[M].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20:200. 15]Zhang L,Yan Y,Wang S,et al.Three new sesquiterpenoids with cytotoxic activity from Artemisia argyit [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21,35(6):893-899. [16]丛阳,苏日辉,杨绍鑫,等.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 术定量检测辣椒制品中的4种苏丹红染料[门.食品科学, 2025,46(14):337-344. [17]武娟.艾绒的鉴定、质量分析及薪艾绒分级标准研究[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0. |
[1] | .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景电灌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8): 1-4. |
[2] | . 华北平原夏玉米WHCNS模型适用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1-4. |
[3] | . 芍药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5-11. |
[4] | . 节水灌溉下不同品种娃娃菜的生理应答及抗旱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12-21. |
[5] | . 长裙竹荪抗李斯特菌的潜在机制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22-24. |
[6] | . 不同膨化剂对凉山苦荞片品质改良的对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7): 48-52. |
[7] | . 基于YOLOv11-PMS的草莓目标检测方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1-7. |
[8] |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冬小麦氮素监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8-13. |
[9] | . 武威绿洲化肥减量配施水溶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14-18. |
[10] | . 大樱桃不同授粉方式的授粉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31-34. |
[11] | . 提高刺梨坐果率的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6): 72-75. |
[12] | . 不同制种母本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5): 1-4. |
[13] | . 蚜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发生危害调查及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5): 10-15. |
[14] | . 东北地区黑木耳常见栽培方式比较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9-12. |
[15] | . 盐胁迫下褪黑素引发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18-2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