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网络首发更多...

2025年, 第4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4-29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牛膝菊属入侵植物对模拟昆虫取食的响应差异
2025, 45(8): 1-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1
摘要 ( )   PDF(1752KB) ( )  
本文研究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对模拟昆虫取 食的响应差异,并探讨二者的入侵机制。在开花前,用不同浓度(5mmol·L、10mmol·L、20mmol·L)的 茉莉酸甲酯(MJA)对2种牛膝菊进行处理,模拟不同程度的昆虫取食,试验结束后测定2种植株的株高、花 序数、叶片数和生物量。10mmol·LMeJA处理下,粗毛牛膝菊各生长指标达最大值,而牛膝菊各生长指标均为 对照组最大。粗毛牛膝菊的花序数、花序生物量随着M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10mmol·L MA处理下显著增加;牛膝菊的花序数、花序生物量在不同浓度MA处理后均显著下降。综上,粗毛牛膝菊 在生长方面较牛膝菊对昆虫取食的耐性强,且在繁殖方面比牛膝菊具有更强的补偿能力,表明粗毛牛膝菊具有更 强的入侵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硝化抑制剂对毛竹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2025, 45(8): 5-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2
摘要 ( )   PDF(1979KB) ( )  
为优化毛竹林施肥管理方法,本研究以毛竹幼苗为试材,进行室内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氨肥及配施硝化 抑制剂对毛竹幼苗地上、地下生长,生理指标及体内氮含量的影响。探究最适宜毛竹幼苗生长的硝化抑制剂浓度 及毛竹幼苗对氯素吸收和氯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咖纯氯量浓度为1%的硝化抑制剂DCD对毛竹幼苗的 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对铵态氨的硝化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草良种繁育技术与高产种子田的建立
2025, 45(8): 10-1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3
摘要 ( )   PDF(1734KB) ( )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一种重要牧草,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羊 草良种繁育技术与高产种子田的建立,包括建植区选择、土地整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技术、播种方式、田间 管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控制、科学采收与种子加工等方面。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提高羊草种子产 量的有效措施,为高产型、规模化的羊草种子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羊草种子繁育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进行展望,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优化技术手段、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推动现代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RC菌剂在减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和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5, 45(8): 14-1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4
摘要 ( )   PDF(1729KB) ( )  
通过油莱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以及油莱产量、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的变化,研究ARC菌剂在减 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和油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油莱单产提升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华油杂14”为 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减施化肥10.0%~30.0%条件下,施用ARC菌剂60kg·m2,可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4.8%~12.8%、成解氦4.1%~11.7%、有效磷12.8%~36.6%、速效钾15.8%~28.3%;还可以 增加油菜植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采数,从而使油莱籽增产3.4%~15.7%、含油量增加5.5%~9.2%,提高 了油莱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球盖菇鲜菇贮藏温度比较试验
2025, 45(8): 18-2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5
摘要 ( )   PDF(2427KB) ( )  
为研究大球盖菇贮藏最适温度,以新鲜大球盖菇为材料,分别在0℃、4℃、8℃和15℃条件下贮藏12d, 对大球盖菇感官品质、开伞率、腐烂率和失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0℃和4℃贮藏条件对维持大球盖菇 感官品质具有较好作用,显著降低大球盖菇的开伞率、腐烂率和失重率,可贮藏12d左右;8℃贮藏条件下可贮 藏大球盖菇6~8d。15℃条件下可贮藏大球盖菇4~6。试验结果为大球盖菇低温贮藏捉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膜下滴灌灌水量对景电灌区潘茄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2025, 45(8): 22-2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6
摘要 ( )   PDF(2193KB) ( )  
为探究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对番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平均膜下滴灌灌水 量(6500m3·hm2)作为对照(CK),研究6种膜下滴灌灌水量(3500m3·hm2、4000m3·hm2、4500m3·hm2、 5000m3·hm2、5500m3·hm2、6000m3·hm2)对番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叶绿素 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增大后降 低的规律,胞间C02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规律。膜下滴灌灌水量5500m3·m2处理番茄的光合特性、果实 品质及节水方面优于其他膜下滴灌灌水量处理,并与当地平均膜下滴灌灌水量在番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方面无 显著性差异,节水率为15.38%。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番茄光合特性、品质因子,建议景电灌区番茄应用膜下滴 灌技术时的灌溉定颜为5500m3·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霉素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影响
2025, 45(8): 26-2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7
摘要 ( )   PDF(2615KB) ( )  
为分析赤露素(GA,)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澎响,本研究将不同浓度赤露素处理后 的七叶一枝花种子置于4℃和24℃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芽长以及G6PDH、-淀粉酶、可溶性 糖和皂苷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为0,24℃条件下200~400mg·L的赤露素对种子萌 发均起促进作用,300mg·L时效果最佳,发芽率和芽长均最高。方差结果表明,赤露素浓度和温度都能影响七 叶一枝花萌发,尤其是对G6PDH和总皂苷的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酶和总皂苷含量显著影响七叶 一枝花的发芽率和芽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个胡麻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比较
2025, 45(8): 30-3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8
摘要 ( )   PDF(3832KB) ( )  
为筛选出优良胡麻品种,研究不同胡麻品种影响产量的因素,并明确其与胡麻产量形成的关系。本文以 14个胡麻品种为供试材料,对比研究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产量。采用相 关性分析法深入探究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与产量相关的关键决定因子。结果表明: 供试胡麻品种产量变幅为59.31~152.43kg·667m2,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对产量影响程度由大 到小以此为叶绿素总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蒸腾速率>qP>PS。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 1~4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841%,可代表绝大部分信息,其中,蒸腾速率、叶绿素总量、N和P均可作为衡 量胡麻高产能力强弱的鉴定指标。综上,高产优质胡麻筛选的重要指标包括叶绿素、叶绿素总量、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综合来看,“0724-18”可作为高产种质在育种工作中加以研究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加工工艺条件优化的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研究
2025, 45(8): 38-4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09
摘要 ( )   PDF(2553KB) ( )  
本研究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加入黑芝麻、石榴粉、葛根淀粉、枸杞和白砂糖作为辅料,采用真空冷冻 干燥技术开发出一款新型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以感官评分为依据,综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 最终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葛根淀粉含量6%、石榴粉含量7%、白砂糖的添加比例为4%时, 液体物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在每份样品中,若包含核桃仁1.5g、黑芝麻1.0g、枸杞2粒以及液体物料12g, 则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感官评价等级最高。本研究开发的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以其独特的香气、酥脆的口 感和适宜的甜度,不仅为核桃的开发和利用拓展了新的方向,也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斯特地区金银花种植土壤墒情动态监测与时空变化研究
2025, 45(8): 43-4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0
摘要 ( )   PDF(2902KB) ( )  
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地区金银花种植土壤墒情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土壤墒情数据监测物联网平台,采 用导管式分层土壤墒情传感器,长期动态采集并分析了金银花种植土壤墒情数据。随季节变化土壤湿度和溫温度呈 现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深层土壤温湿度相对稳定,而表层土壤温湿度变化较大。土壤墒情的变化与金银花的生 长周期密切相关,合理的温湿度调控能够有效提升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研究成果为喀斯特地区金银花种植提供 科学、有效的土壤墒情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种植策略、提高金银花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块链的甘孜农产品可信溯源方案研究
2025, 45(8): 48-5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1
摘要 ( )   PDF(3337KB) ( )  
针对传统溯源过程中农产品数据易篡改、追溯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甘孜农产品可信溯源 方策,该方策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及智能合约技术完成对农产品数据的安全存储、数据的可信溯源。 根据方案设计,搭建了农产品可信溯源系统,实现了农产品数据上链、交易管理等业务逻辑。经功能测试表明, 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追溯等特性,可信溯源系统可有效捉升甘孜农产品的可信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 任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林业生态安全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5, 45(8): 53-5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2
摘要 ( )   PDF(2781KB) ( )  
林业生态安全是在某个特定范围内,人们所依赖的林业资源同其开发、保护之间的协调状态,在区域可 持续发展及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加系统地了解林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热点,采用Excl统计软 件和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2004一2022年中国知网(CNKI)中的403篇有关林业生态安全的文章进行可视 化分析。分析发现,2004一2022年,我国林业生态安全的年度发文量最多的是2014年,共32篇,最少的是2022 年,共9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林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经历了探索、拓展、深入3 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林业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林业生态安全与 森林防火管理以及林业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生态安全起步早,但发展绕慢,因 此需进一步增加对林业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未来的林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热,点将聚焦于研究林业生态安全与林业 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维护林业生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探究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以及加强森林防火与森林病 虫害的防治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西走廊设施葡萄土壤质量退化的表现原因及提升对策
2025, 45(8): 60-6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3
摘要 ( )   PDF(1731KB) ( )  
河西走廊具有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的气候条件优势,但长期栽培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影响设施葡萄产业的 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经验,阐述了河西走廊设施葡萄土壤质量退化在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微生 物区系、自毒产物累积方面的表现,从设施环境、人为干扰、施肥、施药、灌水方面分析了河西走廊设施葡萄土 壤质量退化的原因,并从栽培、中耕、灌溉、施肥、施药、施用改良剂、土壤消毒方面提出河西走廊设施葡萄土 壤质量退化的提升对策,以期为河西走廊设施葡萄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积极助力河西走廊设 施葡萄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冠层结构与更新能力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2025, 45(8): 64-6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4
摘要 ( )   PDF(1899KB) ( )  
本研究聚焦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冠层结构与更新能力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了不同生境和环境因子 对青海云杉冠层的影响,并评估了其更新能力的空间变异性。借助对多个样地的冠层结构参数和更新能力指标的 测量与统计分析,揭示了生境类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青海云杉的冠层结构和更新能力受多重因素的调控,且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为祁连山地区的生态保护 和森林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三系杂交稻创优4001高产制种技术
2025, 45(8): 68-7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5
摘要 ( )   PDF(1728KB) ( )  
“创优4001”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利用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创源A 作为母本,结合本院自主培育的恢复系凯恢4001组配而成的迟熟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 抗性好等优良特性,并于2020年10月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根据“创优4001”的亲本特征特 性及近几年在贵州凯里制种实践,总结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为生产制种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量对无土栽培落葵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5, 45(8): 72-7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6
摘要 ( )   PDF(1730KB) ( )  
以落葵为试验材料,采用0g·m2(对照)、5g·m2、10g·m2、15g·m2、20g·m2、25g·m2(氮 肥)6个施肥量梯度,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无土栽培落葵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量,为生产 上落葵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氨肥施入量的增加,落葵植株的叶鲜重和茎鲜重、茎干重、叶干重均 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氨量为T3(15g·m2)时,落葵的叶鲜重和茎鲜重、茎干重、叶千重达到最大 值。本试验对施氨处理以及CK的落葵农艺性状相关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出苗后50,综合评价的 排序为T3>T4>T2>T1>CK>T5,出苗后65d,综合评价的排序为T3>T4>T5>T2>T1>CK,说明施氨量对落葵产量的 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落葵无土栽培中合理施氨,对落葵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不同配比基质对半夏球茎出苗的影响
2025, 45(8): 76-7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7
摘要 ( )   PDF(2186KB) ( )  
半夏的设施栽培提升规模化和产业化,满足市场对半夏的需求。通过研究不同配比的基质对半夏苗期的 影响,为半夏设施化种植提供科学数据。本试验将椰糠、珍珠岩、泥炭土按不同比例设置处理,园土处理组为对 照组,将半夏出苗率、幼苗株高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以8:4:1配比的基质 中出苗率、出苗时间、幼苗苗高均为最高,但与其他处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杜鹃兰实生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
2025, 45(8): 80-8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8
摘要 ( )  
本文详细介绍了杜鹃兰实生种苗繁育、种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步骤,总结了 杜鹃兰实生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同时,探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杜鹃兰的人工栽 培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这一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陇中半干旱区药用连翘育苗及栽培技术
2025, 45(8): 84-8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19
摘要 ( )   PDF(1726KB) ( )  
定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针对特有的气候和地理及土壤条件,对连翘的基本特性进行阐述,并 总结出连翘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果实采收及加工等旱作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连翘造林育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熵值法的昆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2025, 45(8): 88-9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0
摘要 ( )   PDF(1718KB) ( )  
气候资源是旅游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利用昆明市20年的基础气象资料, 为风寒指数、溫湿指数、人体舒适指数及着衣指数设定不同的等级并赋予相应分值,基于熵值法来计算这些指数 的权重大小,依据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数学模型,对昆明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昆明市全 年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区间为4.498~7.474,表明除12月、1月之外的气候都适合旅游,其中最适宜旅游的月 份为5~10月。通过对昆明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及其持续时间的评估,能够为该地区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管 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与形成分析
2025, 45(8): 93-9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1
摘要 ( )   PDF(1988KB) ( )  
边界景观是聚落的门面,是研究村落动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架道。聚落空间在自然环境、民族人文、经 济的共同作用下生成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文以雏西县塔城镇3个民族样本村落为例,从环 境概况、数字量化、形状结构、族源历史等多视角详细分析民族村落边界景观的现状特征:结合各驱动因子,解 构其边界景观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结论如下:地势环境、资源利用、人本思维、路网结构均对聚落边界的形 成与演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各样本村落3项边界量化数据进行比对,实现了影响要素与边界形态的整合 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地质性要素与民族习惯,生态智慧进一步强化了地居环境肌理的原真性研究与保护 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强化农业农村发展上提供形态档案库及数据化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岷江上游生境质量与碳诸量时空演变及相关性分析
2025, 45(8): 100-10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2
摘要 ( )   PDF(5760KB) ( )  
岷江上游是我国西南山地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对其生境质量和碳储量的时空变 化及相关性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VEST模型和GS技术,明确了2010一 2020年岷江上游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揭示了流域生境质量及碳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及相关性特征。结果显 示:研究期内,流域生境质量指数在0.8以上的面积占比由90.47%上升到9242%,生境质量趋好,与耕地向林 地和草地的大量转化有关:流域碳储量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35.51×10t,林地增加的碳储量不足以弥补草地和 耕地碳储量的亏损;生境质量与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空间协同关系明显,相关系数在研究期内由0.541上升到 0.592,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高低值聚集特征,高值区集中于林地地区,低值区主要为耕地及建筑用地区域。 研究结采表明,提高流域碳储量可改善生境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性营建智慧阐释
2025, 45(8): 107-11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3
摘要 ( )   PDF(4091KB) ( )  
传统聚落景观作为文化景观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信仰民俗以及 经年累月形成的景观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人类顺应自然、改善自然生活环境的综合产物,是古代先民们智慧与文 明的见证。本文以浙江良渚遗址聚落为例,通过溯源良渚聚落的主要类型和聚落产生的周边环境,基于景观考古 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良渚聚落间的关系及构成要素特征。阐述了良渚先民通过垫石堆土、草襄泥垒基堆筑台丘的建 造技术,逐水而居、就地取材、因循自然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充分体现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的营建大 智慧。良诸先民在聚落景观营建中蕴含的适应环境、建造技艺的智慧思想,可为当代乡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传 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肥料对盆栽花卉生长的影响
2025, 45(8): 114-12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4
摘要 ( )   PDF(3247KB) ( )  
本研究系统性评估不同类型肥料对月季、美女樱、五色梅和木春菊生长的影响,为园艺植物施肥提供科 学依据,促进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对5种肥料(西洋复合肥、奥普尔有机无机复混肥、奥普尔腐植酸水溶肥、 施露特K+和自配水溶肥)进行实验,观察其在植物生长表现上的差异,包括生长高度、叶面积、根系发展、花 期、花数量等方面。西洋复合肥在生长高度和叶面积方面效果优越:奥普尔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根系发展、花数量 有良好促进作用,奥普尔腐殖酸水溶肥虽有花期延长作用但效果不明显;施露特K+和自配水溶肥生长效采无明 显优势。未来进一步探索不同肥料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植物的影响,为园艺植物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植 物生长质量和观赏价值,促进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薰衣草干切花品种筛选与制作工艺研究
2025, 45(8): 122-12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5
摘要 ( )   PDF(3621KB) ( )  
薰衣草(Lavender)是重要的芳香作物,薰衣草千切花制作工艺主要为自然干燥法,且极易掉粒。目前 薰衣草花的千燥工艺主要是自然干燥法,没有关于真空冷冻干燥薰衣草的研究。真空冷冻千燥薰衣草不仅能减少 薰衣草干切花掉粒状况,还能提取到薰衣草纯露。由于薰衣草花粒较多,易掉粒,在千燥后以甘油明胶进行固型 处理,便于后续运输和存放。经过此研究,不仅打开薰衣草干花市场,还具有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和应用。本研 究以4种薰衣草的花粒掉粒数、颜色变化、香气流失程度为条件,采用自然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制作工艺,筛 选最优干切花品种和制作工艺,并以不同浓度的甘油明胶溶液进行固粒处理。筛选出最优干切花品种为杂薰衣 草,最佳制作方法为真空冷冻千燥。真空冷冻干燥法总掉粒6.00%,低于自然干燥法总掉粒7.81%,且能得到薰 衣草纯露,纯露收率约为初始薰衣草质量的40%;以3%甘油明胶处理,干切花颜色变亮,后续掉粒程度降低约 2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施切花玫瑰主要病虫害识别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5, 45(8): 126-12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6
摘要 ( )   PDF(3067KB) ( )  
近年来,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设施切花玫瑰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是玫瑰白粉病、 霜露病、灰露病、蚜虫、蓟马和玫瑰叶螨的发生导致植株受害,光合作用减弱,鲜花品质变差,严重时甚至导致 整株玫瑰死亡,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凉州区设施切花玫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对 其发生症状特点进行概述,结合实际提出日光溫室切花玫瑰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倡导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 预警体系,为设施切花玫瑰的绿色高标准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溪市红塔区园林树木资源调查及应用评价
2025, 45(8): 130-13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7
摘要 ( )   PDF(1735KB) ( )  
本研究以玉溪市红塔区绿化树木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了46科107属169种常用园林树木, 采用加权平均法从生长适应性、改善环境能力、观赏价值3个方面构建包含生长状况、抗病虫害等10项指标的 评价体系,对这些树木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根据评价结采总结特点,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城市绿化的园林 树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刺叶锦鸡儿硬枝扦插技术研究
2025, 45(8): 135-13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8
摘要 ( )   PDF(1761KB) ( )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刺叶錦鸡儿硬枝扦插生根的扦插方式,提高刺叶锦鸡儿扦插成活率,从而实现刺 叶锦鸡儿优良无性系的持续利用。试验以刺叶锦鸡儿硬枝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切口处理方式、不同植物种类激 素浓度、时间和不同基质配比等处理;扦插60后,调查统计刺叶锦鸡儿成活率、平均根长和平均根粗。不同切 口、不同种类激素浓度、时间和不同基质处理对刺叶锦鸡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运用改良切 口的枝条以400mg·LBA中浸泡30min后,在蛭石:珍珠岩=4:1基质上扦插效果最佳,生根率达58.89%, 根系生长良好;使用改良切口以200mg·LBA浸泡60min后,用蛭石:珍珠岩=4:1为基质,生根率次之, 48.89%。刺叶锦鸡儿硬枝、使用改良切口、400mg·LBA浸泡30min和蛭石:珍珠岩=4:1的扦插基质,为刺 叶錦鸡儿硬枝杆插效果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霉素及不同类型肥料对百合木门生长的影响
2025, 45(8): 140-14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29
摘要 ( )   PDF(2111KB) ( )  
为了提高在盐浓度相对较高的日光温室种植的百合株高,本研究以0T百合“木门”为试验材料,叶面 喷施6个不同浓度(0mg·L、50mg·L1、100mg·L、200mg·L、400mg·L、800mg·L)的GA3。同 时开展了尿素(总氮>46.4%)、复合肥(N:P:K=12:18:15)、磷酸二铵(N:P20:K0=18:46:0)、水 溶肥(N:P:K=20:10:20)为肥料的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株高、茎粗、花序长、开花数等性状指标,探讨 GA,和4种肥料对百合“木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g·LGA,对促进“木门”株高和花序长效果最 好,分别为对照的1.39~1.79倍、1.38~1.59倍;100mg·L的GA3对“木门”茎粗和开花数效果最佳,分别为 对照的1.15~1.29倍、1.31倍。尿素显著提高百合的株高,均值高达97.99m;水溶肥显著提高百合的花序长, 达到24.73cm;肥料对茎粗、开花数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研究
2025, 45(8): 145-15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0
摘要 ( )   PDF(4046KB) ( )  
近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绿色化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其中稻农在生产环节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是既是绿色化生产的源头,也关 乎粮食生产保障的国家战略。因此本文基于稻农微观视角,利用江西省1988份稻农调查数据和多元有序L0gsc 回归模型,综合探究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与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组织化对稻 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促进稻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社会化服务可以推动其采纳农业绿色生 产技术,并对文化程度较高、以务农为主和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的稻农影响更显著。要在大力提升农户组织化水 平的基础上,支持农户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主动采用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2025, 45(8): 153-15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1
摘要 ( )   PDF(1897KB) ( )  
“双碳”背景下,农业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降低农业碳排放捉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凤风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农业绿色发 展的实现路径。“双碳”目标下实现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理论与路径研究
2025, 45(8): 157-16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2
摘要 ( )   PDF(2022KB) ( )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更是乡村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新质 生产力以创新作为主导力量,沿着“技术-要素-产业”的创新路径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本文分析了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经典理论与产业发展经典理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 “技术-要素-产业”理论模型。遵循理论指导,选择市场适应性强、科技创新足、要素配置优、产业发展潜力强 劲、容易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现代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生态高值农业、乡村休闲产业和乡村康养产业作为新质 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优选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要素一产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揭示了新质生产力 通过科技创新、要素创新引发产业创新,“技术一要素-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经典的创新理论和 产业理论推进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有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农户数字素养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
2025, 45(8): 164-170.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3
摘要 ( )   PDF(1930KB) ( )  
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农户非农就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基 于信息不对称和人力资本理论,利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CRRS),运用Fractional Probit模型和中介效 应模型,分析农户数字素养对其非农就业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在数字素养与农户非农就业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表明,数字素养能够显著促进农户非农就业,且这一结论通过了控制函数(CF)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数字 素养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农户非农就业。进一步分析,数字素养能够显著促进户主教育 水平低的农户非农就业,对户主教育水平高的农户非农就业无显著影响,并且对高收入农户、城郊村农户非农就 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鼓励农村非农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户的数字素养提升,强化人 力资本投资与政策引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2025, 45(8): 171-17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4
摘要 ( )   PDF(1785KB) ( )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传统村落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在这一背景 下,如何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 法,研究周城村所蕴含的自然文化资源,系统分析了该村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现其存在旅 游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困难等问题。基于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 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塑造民族文化村的独特品牌形象,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 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检疫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进展及回顾
2025, 45(8):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50430035
摘要 ( )   PDF(3243KB) ( )  
标准样品是保障植物检疫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植物检疫领域国家标准样品 研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标准样品研制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