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6): 125-129.DOI: 10.19754/j.nyyjs.20250330025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赵海华 男达瓦 郑亚东 刘昭 付守龙 张城玮 王佳璐 袁建龙
出版日期:
2025-03-30
发布日期:
2025-03-30
作者简介:
赵海华(199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调查及地热地质调查:通信作者刘昭(1983-),男,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地下水科学、地热地质教学及科研。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3-30
Published:
2025-03-30
摘要: 本文以阿里地区日土县温泉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由于板块运动,使得 研究区溫泉发育良好,区内溫泉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利用水化学特征法对温泉水进行基本特征的调查,随后对研 究区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温泉主要的阳离子是C2,阴离子是HC03”,水化学 类型较复杂。研究区溫泉水来自不同的赋存环境。且对研究区地热水初始温度进行估算,发现研究区地热水温度 较高。通过调研和分析日土县温泉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具有很好开发利用潜力。这为阿里地区日土县温泉开 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
. 日土县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5-129.
[1]行政区划网.日土县概况[EB/OL].hp:/ww.x四h.org html/show/xz/37824.html.2016-03-01. [2]尹培春,林黎。西藏日土县木乃嗫磁铁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 志[J].中国金属通报,2023(12):34-36. [3]康小兵。西藏阿里地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形成控制因素研究 [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0 (县市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5]师妍,周训,吴艳秋,等。云南云龙县石城咸温泉水化学特 征及演化过程[J/0L].地质通报,1-17[2024-06-30].h p:/ks.cnki.ne/kcms/detail/11.4648.p.20240326.1424. 004.html. [6]郭本力,杨鹏,袁杰。日照市松柏地热井水化学特征及地热成 因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 (06):15-23,31. [7]GB/T13727-1992,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S]. [8]李萧瀚,张翼龙,王瑞,等.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 成因[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8,16(04):136-145. [9]GB/T11615-2010,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S]. [10]拓明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盆地一背斜出露型地 下热水特征及成因机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11]王莹,周训,于湲,等.应用地热温标估算地下热储温度 [J].现代地质,2007(04):605-612. [12]曾云松,白建华,陈光海,等.重庆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 景[C].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全国地热产业可 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重庆南江地热资源勘探开发设 计研究院,2005:4. [13]吾金多吉,郎旭娟,男达瓦,等。西藏工布江达地热水水化 学特征及农业利用潜力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43 (12):68-71. |
[1] | .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97-103. |
[2] | . 农户认知是否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强度[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04-109. |
[3] | . 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0-113. |
[4] | . 基于夜间灯光的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14-119. |
[5] | . 基于GIS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6): 120-124. |
[6] | .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预测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89-95. |
[7] | . 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96-102. |
[8] | . 基于ANN-CA模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村三生空间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03-107. |
[9] | .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84-89. |
[10] | .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90-96. |
[11] | . 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11-115. |
[12] | .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 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87-91. |
[13] | . 基于LUCC的鹤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92-96. |
[14] | .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及对策建议 一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03-106. |
[15] | .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76-8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